刷酸后爆痘通常出现在3-7天,少数可能延迟至10天左右。这种现象与皮肤角质代谢加速、毛孔暂时性堵塞有关,属于刷酸后的常见反应。
刷酸后3-5天是爆痘的高发期。水杨酸、果酸等成分会促进老废角质脱落,使深层油脂和闭口粉刺更快排出,形成暂时性炎性痘痘。此时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痘或白头粉刺,但通常数量较少且消退较快。建议继续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避免挤压痘痘,同时配合医用修复敷料舒缓皮肤。
部分人群可能在刷酸后7-10天才出现爆痘。这种情况多见于皮肤代谢较慢或角质层较厚者,酸类成分需要更长时间疏通毛孔。爆痘范围可能扩大至下颌、额头等皮脂分泌旺盛区域,但多数会随着皮肤适应而逐渐减少。若痘痘持续增多或伴随明显刺痛,需暂停刷酸并咨询皮肤科
刷酸期间需严格防晒,选择物理防晒霜减少刺激。爆痘期可局部点涂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但避免叠加其他刺激性成分。日常护理应简化护肤步骤,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维持屏障功能,避免使用磨砂膏或清洁面膜。若爆痘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脓疱、结节,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调整酸类浓度或联合光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