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下颌角整形手术方法主要有下颌角截骨术、下颌角磨骨术、下颌角外板劈除术、下颌角三维立体截骨术以及下颌角长曲线截骨术。
1、下颌角截骨术
下颌角截骨术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部分下颌角骨质,适用于下颌角过于突出或外翻的情况。手术在口腔内切口,避免外部留疤,术后需佩戴头套固定。该手术能有效改善方形脸,但恢复期可能出现肿胀和暂时性咀嚼无力。术前需通过影像学评估骨质结构,确保手术安全性。
2、下颌角磨骨术
下颌角磨骨术利用器械打磨下颌角突出部分,适合轻度下颌角肥大者。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改善效果有限。术后可能出现局部麻木,通常3-6个月逐渐恢复。需注意磨骨过度可能导致轮廓不自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3、下颌角外板劈除术
下颌角外板劈除术针对下颌骨外板过厚的情况,通过劈除外板减少侧面宽度。手术保留内板结构,降低骨折风险,术后轮廓更柔和。可能出现暂时性张口受限,需配合康复训练。该术式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需精准控制劈除厚度。
4、下颌角三维立体截骨术
下颌角三维立体截骨术综合调整下颌角长度、宽度和角度,实现立体化改善。手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准截除多余骨质,适合复杂脸型调整。术后需严格佩戴颌面弹力套,避免移位。该术式对骨骼重塑效果显著,但手术时间和恢复期较长。
5、下颌角长曲线截骨术
下颌角长曲线截骨术沿下颌缘做弧形截骨,塑造自然流畅的下颌线条。手术避免传统截骨的棱角感,适合追求柔和轮廓者。术后需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该术式技术要求高,需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下颌角整形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初期以流质饮食为主。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碰撞术区,睡眠时适当抬高头部减轻肿胀。定期复诊检查愈合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肿胀需及时就医。长期避免过度咀嚼硬物,维持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