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耳孔是指通过穿刺方式在耳垂或耳廓部位形成小孔,用于佩戴耳饰的美容操作。穿耳孔主要有手工穿刺、枪式穿孔、医用穿刺针穿孔等方式,需注意消毒护理以避免感染。
手工穿刺是传统方法,使用消毒后的细针直接穿透耳垂,操作者需具备熟练技巧以减少疼痛和损伤。枪式穿孔采用弹簧装置快速完成穿孔,操作简便但冲击力可能增加组织损伤风险。医用穿刺针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无菌穿刺针配合导管,精准控制穿孔深度和角度,安全性较高。激光穿孔通过激光能量汽化组织形成孔道,出血少但设备成本高。留置式穿孔针在穿刺后保留医用钢材质导管,有助于维持孔道形状并降低感染概率。
穿耳孔后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清洁穿孔部位,避免用手触碰伤口。一周内保持耳部干燥,游泳洗澡时使用防水贴保护。睡觉时避免压迫穿孔侧耳朵,防止耳饰拉扯造成二次损伤。若出现红肿热痛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处理。选择耳饰时应选用医用钢、纯金或纯银材质,避免镍合金引发过敏反应。穿孔后三个月内不要频繁更换耳饰,待完全愈合后再调整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