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孔可能导致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瘢痕增生、耳垂撕裂及神经损伤等风险。耳垂穿孔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消毒并选择正规机构操作。
打耳孔最常见的风险是细菌感染。操作过程中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伤口,引发红肿、化脓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过敏反应多因佩戴含镍合金耳饰引起,表现为耳洞周围皮肤瘙痒、脱屑或渗出液体,严重者可发展成接触性皮炎。瘢痕体质者穿孔后可能出现瘢痕疙瘩,形成突出皮肤的红色硬结,影响美观且可能持续增大。
耳垂组织较薄且血管丰富,暴力牵拉耳饰可能导致耳垂纵向撕裂,需手术缝合修复。极少数情况下,穿刺位置偏差可能损伤耳部感觉神经,导致局部麻木或疼痛异常。不规范操作还可能传播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重复使用未灭菌器械风险更高。
建议选择具备医疗资质的机构进行穿孔操作,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游泳、汗蒸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初期应佩戴医用钛合金或纯金耳钉,减少过敏概率。如出现持续红肿、流脓或肉芽增生,应及时就医处理。瘢痕体质者穿孔前需咨询皮肤科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