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牙拔除后通常不会对婴幼儿健康产生长期影响,但需警惕短期出血、感染及喂养不适。诞生牙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30天内萌出的乳牙,多因牙胚位置表浅导致,常见于下颌前牙区。
拔除诞生牙后可能出现牙龈轻微渗血,一般1-2小时可自行停止,用无菌纱布按压创面可帮助止血。部分婴儿会出现暂时性拒食或吮吸困难,与牙龈肿胀有关,可选择宽口奶嘴或勺喂过渡。创口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牙龈红肿、异常分泌物,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并观察体温变化。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损伤恒牙胚,但规范操作下发生概率极低,术后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
若诞生牙松动明显且影响哺乳,或存在反复划伤舌系带风险时,拔牙利大于弊。但牙齿稳固无功能障碍时,保留牙齿并磨平锐利边缘也是可选方案。早萌牙可能伴随釉质发育不全,保留的牙齿需加强防龋护理。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创面。使用硅胶指套牙刷轻柔清洁健康牙面,定期检查恒牙萌出情况。如出现持续出血、发热或进食量锐减,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口腔科。多数婴儿在3-7天可完全适应,恒牙通常会在6-7岁时正常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