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清除牙石可通过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辅助、饮食调整和定期洗牙等方式实现。牙石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长期积累可能引发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
1、正确刷牙
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短距离水平颤动,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重点清洁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氟化物有助于抑制牙菌斑矿化。早晚各一次,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损伤。
2、使用牙线
每日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清洁牙缝,将牙线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可清除牙刷无法触及的邻面牙菌斑。牙线棒或卷轴式牙线均可选用,操作时注意避免暴力损伤牙龈。对于牙缝较大者,可配合牙间隙刷加强清洁。
3、漱口水辅助
选用含氯己定、聚维酮碘等抗菌成分的医用漱口水,每日含漱30秒能减少口腔细菌繁殖。注意避免长期使用酒精含量过高的漱口水,可能破坏口腔菌群平衡。漱口不能替代机械清洁,需与刷牙牙线配合使用。
4、饮食调整
减少精制糖和粘性食物摄入,食用苹果、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可通过摩擦作用辅助清洁牙面。餐后及时漱口,避免碳酸饮料长期接触牙面。适量增加乳制品摄入,其中的钙磷成分有助于维持牙齿再矿化。
5、定期洗牙
每6-12个月接受一次专业超声洁治,通过高频振动去除龈上牙石。对于已形成龈下牙石者,需进行龈下刮治等深度清洁。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酸软,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可缓解症状。
保持口腔清洁需建立长期习惯,除上述措施外应戒烟限酒,避免用牙开瓶盖等硬物咬合行为。出现牙龈出血、口臭持续等异常时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口腔监测。儿童应从乳牙期开始培养正确清洁习惯,家长需监督协助直至孩子掌握独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