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瘙痒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保持湿润、避免抓挠等方式缓解。烫伤瘙痒通常与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神经敏感等因素有关。
1、冷敷
使用清洁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缓解瘙痒和灼热感。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浅二度烫伤适用该方法。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湿润烧伤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磺胺嘧啶锌可抑制细菌生长,烧伤膏含麻油成分促进创面修复,激素药膏能减轻炎症反应。涂抹前需清洁创面,薄层覆盖即可,每日2-3次。适用于无渗出的愈合期烫伤。
3、口服抗组胺药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依巴斯汀片。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对烫伤后组胺释放引起的瘙痒有效。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夜间服用更适宜。儿童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4、保持湿润
使用医用凡士林或含尿素的保湿乳涂抹创面。愈合期皮肤干燥脱屑会加剧瘙痒,保湿剂能修复皮肤屏障,减少角质层刺激。选择无香料配方,涂抹后轻轻拍打促进吸收。该方法适用于结痂脱落后的恢复阶段。
5、避免抓挠
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抓挠可能破坏新生表皮,导致色素沉着或疤痕增生。瘙痒剧烈时可用指腹轻拍代替抓挠。儿童患者家长需加强看护,必要时用纱布包裹创面。
烫伤恢复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及海鲜摄入。观察创面变化,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征兆时及时就医。深度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需专业处理,不可自行用药。愈合后注意防晒,使用硅酮类疤痕凝胶预防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