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矫正手术可能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感染、瘢痕增生、矫正过度或不足、干眼症等副作用。手术效果与个体差异、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需由专业医生评估风险后实施。
眼睑闭合不全是最常见的术后短期反应,由于提上睑肌位置调整可能导致闭眼时睑裂无法完全闭合。这种情况通常在术后1-3个月逐渐改善,夜间可使用人工泪液凝胶保护角膜。感染风险存在于任何切口手术中,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或分泌物增多,需及时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干预。瘢痕增生与个人体质相关,内路手术可降低外部瘢痕概率,明显增生时可考虑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软化处理。
矫正过度会造成睑裂过大、角膜过度暴露,可能引发暴露性角膜炎,严重时需二次手术调整。矫正不足则需观察3-6个月稳定期后再评估是否补充矫正。干眼症因手术影响睑板腺功能或瞬目减少所致,需长期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维持眼表湿润。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复视或视物模糊,多因组织水肿压迫或肌肉调节失衡引起,多数在2-4周内自行缓解。
建议术前完善裂隙灯检查、Schirmer试验等评估眼表状态,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出现持续眼痛、视力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内定期随访可有效监测并发症。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眼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