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脸型手术适应人群主要包括下颌角肥大、颧骨过高、面部不对称等骨性结构异常者,以及因先天发育或外伤导致面部轮廓缺陷的求美者。该手术需在骨骼发育成熟后进行,通常女性需满18岁、男性满20岁,且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及心理障碍。
1、下颌角肥大
下颌角肥大者侧面呈方形或梯形轮廓,多与遗传因素相关,可能伴随咀嚼肌代偿性增厚。通过三维CT评估骨质增生程度后,可采用下颌角截骨术或磨削术改善。术后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颌面感染性疾病,恢复期配合加压包扎与流质饮食。
2、颧骨突出
颧骨复合体过高或过宽会导致面部线条生硬,东亚人群多表现为颧弓外扩。颧骨内推术需配合三维截骨导航技术,术中需注意保护眶下神经。禁忌证包括颧弓发育不全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感觉异常。
3、面部不对称
先天性半侧颜面短小或外伤后畸形患者,需通过正颌手术联合颏成形术矫正。术前需进行咬合关系评估与计算机模拟设计,严重不对称者可能需分阶段手术。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及未控制的牙周炎患者不宜手术。
4、下巴后缩
颏部发育不足导致侧貌失衡,常伴深覆合问题。颏成形术可前移或延长下颌骨颏部,骨移植材料可选择人工骨或自体肋骨。术前需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早期可能出现下唇麻木。
5、衰老性松弛
皮肤韧带松弛导致下面部下垂者,需需结合骨性支撑调整与软组织提升。60岁以上患者优先考虑微创方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控制指标稳定。术后需维持3个月面部制动,避免早期剧烈表情活动。
改脸型术后需保持头高卧位休息,前3日冰敷减轻肿胀,2周内进食低温软食避免咀嚼运动。定期复查评估骨愈合情况,6个月内避免对抗性运动及面部按摩。选择有颌面外科资质的医疗机构,术前充分沟通预期效果与潜在风险,术后配合康复指导与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