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太大外凸可通过牙齿矫正、瓷贴面修复、牙齿修形、正颌手术、保持器固定等方式改善。门牙外凸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牙列拥挤、乳牙早失等原因有关。
1、牙齿矫正
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可调整牙齿排列。金属托槽矫治适用于重度外凸,陶瓷托槽美观性更佳。矫正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力度,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3年。矫治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酸胀,属于正常力学反应。
2、瓷贴面修复
超薄瓷贴面可改善门牙形态过大的视觉问题。需磨除0.3-0.7毫米牙釉质,采用IPSe.max等全瓷材料制作。适合牙体基本健康但形态不佳者,能同时改善牙齿颜色和轻微排列问题。贴面修复后应避免啃咬硬物。
3、牙齿修形
通过调磨法改变牙冠长宽比例,适用于轻度外凸且牙体条件较好者。操作时需严格控制磨除量,单次磨除不超过0.5毫米釉质层。可能需配合脱敏处理,术后使用含氟牙膏预防牙本质敏感。该方法不能改变牙齿三维位置。
4、正颌手术
针对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性前突,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需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通过LeFortI型截骨等术式调整颌骨位置。术后需颌间固定4-6周,配合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手术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
5、保持器固定
矫正结束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Hawley保持器可微调前牙位置,透明压膜保持器舒适度更高。第一年需全天佩戴,之后改为夜间佩戴。保持期间应定期复查,出现反弹需及时干预。
门牙矫正后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矫治器周围。避免食用粘性食物防止托槽脱落,硬质食物应切成小块食用。矫正期间每餐后需彻底刷牙,定期进行专业牙齿清洁。出现托槽松动或保持器破损应及时复诊处理,矫治完成后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评估保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