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腩通常由腹部脂肪堆积或腹壁松弛导致,具体需结合体脂分布和肌肉状态判断。
腹部脂肪增厚是形成大肚腩的常见情况。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过度积累会使腹部膨隆,尤其常见于长期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或代谢异常人群。内脏脂肪围绕脏器分布,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皮下脂肪位于皮肤下层,触感柔软且可捏起。这类情况需通过有氧运动、饮食调整减少整体体脂,局部减脂无法单独实现。
腹壁肌肉松弛也可能表现为肚皮膨出。产后腹直肌分离、年龄增长导致的肌群萎缩或长期腹压增高,会使腹壁支撑力下降,内脏向前突出形成隆起。此类情况需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或腹式呼吸,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测量腰围和捏脂厚度可初步鉴别,但CT或超声能更准确区分脂肪厚度与腹壁结构变化。
建议定期监测腰围变化,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需警惕健康风险。结合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控制精制碳水摄入,避免久坐。若伴随呼吸困难或腰背疼痛,应排查疝气或腹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