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导致的子宫内膜增厚通常不需要手术,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炎症。若合并息肉、异常增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子宫内膜增厚多由细菌感染导致,临床常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进行抗感染治疗,配合热敷下腹部促进炎症吸收。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经期延长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增厚伴血流信号增强。规范用药后内膜厚度多可逐渐恢复正常。
当子宫内膜增厚合并内膜息肉或药物无法缓解时,需考虑宫腔镜下诊刮术或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等病变。此类情况多见于反复感染、激素水平异常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伴随不规则出血或贫血症状。手术能直接清除病灶并获取组织标本,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建议患者避免经期性生活及盆浴,减少感染风险。急性期卧床休息并保持会阴清洁,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治疗后需复查超声监测内膜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出血应及时复诊。日常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辅助消炎,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