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的矫正年龄需根据发育阶段决定,轻度生理性内陷可能在青春期后自行改善,病理性内陷或影响哺乳功能者建议成年后手术矫正。乳头内陷可能与先天性乳腺导管发育异常、外伤或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头凹陷、清洁困难或继发感染等症状。
青春期前儿童乳头内陷多为生理性,乳腺尚未发育完全,过早干预可能影响自然发育。此阶段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局部,避免衣物摩擦刺激,观察至第二性征出现。若伴随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控制炎症。
青春期后持续存在的乳头内陷可考虑非手术矫正。哺乳期女性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如乳头矫正器进行物理牵引,配合乳晕按摩促进导管伸展。非哺乳期成人可使用硅胶乳头保护罩减轻衣物压迫,同时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帮助皮肤修复。
成年患者若内陷程度达Ⅲ度乳头完全凹陷无法挤出或反复发生乳晕脓肿,需行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乳晕真皮瓣填充术和乳腺导管松解术,术后需穿戴专用胸罩固定塑形。哺乳需求者应选择保留乳腺导管的手术方式,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日常护理需选择无钢圈透气内衣,避免长期压迫乳头。沐浴时可用指腹轻柔外提乳头保持清洁,但禁止暴力牵拉。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导管通畅度。哺乳期女性出现乳头皲裂时可涂抹羊脂膏保护,合并乳腺炎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