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截骨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该手术可能引发神经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下颌角截骨属于四级整形手术,操作涉及下颌骨截除与重塑。术中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唇部麻木,出血量较大时需输血处理,术后可能出现血肿或伤口感染。部分患者因骨骼愈合异常出现骨不连,或因截骨量不当导致面部不对称。全身麻醉风险包括呼吸抑制、药物过敏等,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咀嚼困难及暂时性张口受限。
选择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生可将风险最小化。术前需完善三维CT评估骨骼结构,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术后需加压包扎防止血肿,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碰撞面部,1个月内进食软食,定期复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并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
术后3个月需避免过度咀嚼硬物,防止骨骼受力变形。长期护理需注意面部保暖,寒冷可能诱发截骨部位酸痛。日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每年进行口腔全景片检查骨骼状态。如出现咬合关系紊乱或颞下颌关节弹响,应及时进行正畸或关节腔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