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睑下至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清洁、肿胀管理和用眼习惯调整。术后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揉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控制用眼强度。
1、保持伤口干燥
术后48小时内需避免伤口接触水,防止感染。清洁面部时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眼周,避开手术切口。拆线前禁止游泳、桑拿或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若出现渗液或血痂,应联系医生处理,不可自行撕揭。
2、避免揉眼
术后3周内严禁揉搓或压迫眼部,睡眠时建议佩戴防护眼罩。外力刺激可能导致伤口裂开、出血或形态改变。若出现异物感或瘙痒,可使用医生开具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球。
3、遵医嘱用药
通常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细菌感染。所有药物需严格按疗程使用,不可擅自增减剂量。若出现眼睑红肿加剧或分泌物增多,需立即复诊。
4、定期复查
术后第1天、第3天及拆线日需到院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恢复程度调整护理方案,如延迟拆线或增加抗瘢痕治疗。术后1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评估下睑位置稳定性。
5、控制用眼强度
术后1周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用眼30分钟闭目休息5分钟。阅读或工作时保持环境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射。2周内禁止画眼妆、戴隐形眼镜或进行剧烈运动。
术后饮食宜清淡,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组织修复,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眼部水肿,外出佩戴墨镜防风防紫外线。恢复期间出现视力模糊、持续疼痛或不对称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热敷或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