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乳头内陷属于一种常见的乳房发育异常现象,不一定是病理状态,但可能影响哺乳或增加局部感染风险。
先天乳头内陷多由乳腺导管发育异常或纤维组织牵拉导致,表现为乳头凹陷于乳晕平面以下。轻度内陷可能仅影响外观,哺乳时可通过手法牵拉暂时改善;中度内陷可能伴随乳管开口狭窄,需借助乳头矫正器辅助哺乳;重度内陷可能导致乳晕下组织粘连,需警惕继发乳腺炎或导管扩张症。部分新生儿生理性内陷会在青春期自行改善,但持续存在的内陷可能需医疗干预。
少数情况下,先天乳头内陷可能与波兰氏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相关,这类患者常合并胸大肌缺损或肋骨发育异常。青春期后突然出现的单侧乳头内陷需排查乳腺肿瘤压迫,尤其是伴随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时。先天性重度内陷者可能因清洁困难诱发反复发作的乳晕脓肿。
建议青春期前观察为主,每日温水清洁后轻柔提拉乳头;成年后影响生活者可考虑乳头矫正术或支架置入术。哺乳期女性应保持乳头干燥清洁,使用乳头保护罩减少摩擦。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定期乳腺自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理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