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注射过量可能导致局部肿胀、结节形成、血管栓塞等不良反应。玻尿酸是一种透明质酸填充剂,主要用于面部填充和除皱,但过量使用或注射技术不当可能引发并发症。
玻尿酸注射后局部肿胀是常见现象,通常1-2周内自行消退。但注射量过大时,肿胀可能持续更久,甚至伴随疼痛和皮肤发红。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硬结或凹凸不平,这与玻尿酸分布不均或过量堆积有关。血管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填充剂误入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表现为皮肤苍白、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处理。
极少数情况下,过量注射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肉芽肿形成。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区域红肿瘙痒,严重时出现全身症状。肉芽肿是迟发性免疫反应,可能在数月后形成皮下硬结。注射层次过浅还可能导致丁达尔效应,皮肤呈现蓝灰色调。这些情况均需专业医生评估处理,必要时使用透明质酸酶溶解过量玻尿酸。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玻尿酸注射至关重要。注射前需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和可能风险,避免追求过度填充。术后遵循医嘱护理,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复诊。定期复查可评估填充效果,必要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