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常见的误区:洗牙会损伤牙齿

发布时间:2011-09-30 17:25:01

洗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单纯是为了好看。如果洗牙的过程中,不注意,就会出现洗牙的误区。那么,洗牙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是对洗牙的误区的具体讲解。

洁牙工作既是预防又是治疗的方法,一般应去医院由专科医生或洁牙员进行。常见的洗牙的误区具体有:

1、洗完牙后,牙齿会疼痛,这是洗牙的误区之一。

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疼痛:一种是洗牙过程中的酸痛。牙石常聚集于牙龈缘、牙颈部,而牙颈部比较薄弱,离牙神经距离近,所以在洗牙时会感到酸痛。另外一种就是洗完牙一段时间内有些人会感到冷热刺激敏感。牙石去除前阻挡了外界的刺激,去除后这些敏感因素通过牙齿结构上的一些通道直接刺激牙神经,就会出现敏感症状,但这种症状是暂时的,几天或一两周后就会逐渐消失。

2、洗牙的误区:洗牙会损伤牙齿。

超声洗牙机头本身对牙齿没有切削功能,正确规范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齿的。但如果操作不当,比如加压或在牙齿一个部位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轻微划痕。洗牙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抛光,可以弥补一些细微的粗糙面,否则很容易色素沉着或沉积牙石。

3、洗牙的误区:我每天都认真刷牙,没有牙周病,不需要洗牙。

刷牙再好,难免会留有死角,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石,特别是一些牙齿不齐、长期吸烟和喝茶的人群。这是常见的洗牙的误区。牙石一旦形成,就容易聚积致病细菌,进而引起牙周炎症,时间久了,还会因牙周炎症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最好一年洗一次牙,容易长牙石的牙周炎患者最好半年甚至3个月就洗一次。

4、洗牙会让牙齿松动。

这种情况在本来牙石就比较多的患者中容易出现的洗牙的误区。其实松动现象并非洗牙本身所致。这些患者本来牙周病就较重,牙槽骨已吸收,牙周的纤维被破坏,牙齿已经松动。

5、洗牙的误区:洗牙会出很多血。

其实出血的多少往往是炎症程度的反映,这种情况类似刷牙出血,不能因为出血就不去刷牙或洗牙,相反,只有认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症,炎症控制或消除后出血会减轻或消失。另外,在洗牙时混有洁牙机头喷出的水及唾液,也会造成出血很多的假象。

6、洗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变长了,这也是洗牙的误区。

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明显,感觉牙齿变长了。

通过对洗牙的误区的讲解,相信您对洗牙的误区有一定的了解了。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对洗牙的误区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专家会详细解答的。

详情可登录洗牙专题http://www.fh21.com.cn/meirong/kqzx/xy/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