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异物确实多见于儿童,当异物无法自行排出或引发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鼻腔异物处理方式主要有自行擤鼻、专业器械取出、内镜手术、抗生素治疗、并发症处理等。
1、自行擤鼻
对于位置较浅的小型异物,可尝试指导儿童单侧鼻孔擤鼻。该方法适用于植物性异物如豆类、纸团等,但需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异物深入。家长需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观察儿童鼻腔状况,若擤鼻后仍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
2、专业器械取出
耳鼻喉科常用异物钩、吸引器等器械处理中等难度异物。适用于金属纽扣、塑料玩具部件等光滑异物,操作前需使用麻黄碱收缩鼻腔黏膜。儿童需保持固定体位,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减少哭闹造成的二次伤害风险。
3、内镜手术
对于进入鼻窦的尖锐异物或长期滞留的有机物,需在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电池等腐蚀性异物需紧急处理,避免鼻中隔穿孔。手术可同时清理继发的脓性分泌物,术后需鼻腔冲洗预防粘连。
4、抗生素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克林霉素。有机物腐败引发的真菌感染需联用两性霉素B冲洗。用药期间需监测儿童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
5、并发症处理
严重者可能出现鼻窦炎、骨髓炎或颅内感染。对于并发脑脊液鼻漏的病例,需神经外科联合干预。术后定期鼻内镜复查,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排除隐匿性损伤。
预防儿童鼻腔异物需家长加强看护,避免将小物件置于幼儿可触及范围。选择玩具时注意年龄标识,教育儿童勿将物品塞入鼻孔。若发现异常鼻塞、流脓血涕或口臭,应及时就医。术后恢复期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护理,定期随访至黏膜完全愈合。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A促进上皮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鼻腔血管扩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