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抽烟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风险。拔牙后创口需要形成血凝块保护,而吸烟产生的化学物质和负压动作可能破坏血凝块,导致干槽症或继发感染。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液供应,影响组织修复速度。吸烟时口腔产生的负压可能使血凝块脱落,暴露牙槽骨神经引发剧烈疼痛。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创面,增加细菌滋生概率,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临床观察发现吸烟者拔牙后疼痛持续时间通常比非吸烟者延长,愈合周期可能推迟数天。
使用电子烟同样存在风险,虽然避免了负压吸引问题,但尼古丁仍会干扰愈合。部分患者因长期吸烟导致牙龈萎缩,拔牙后更容易发生牙槽骨吸收。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吸烟后,可能出现颌面部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吸烟后创面虽未感染,但会出现持续性钝痛和异味分泌物。
拔牙后24小时内应严格禁烟,72小时内尽量避免吸烟。可使用尼古丁贴片替代,但需与口腔科医生沟通剂量。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流质食物时避免使用吸管。如出现剧烈疼痛、腐臭味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干槽症。恢复期间可适当冰敷面部减轻肿胀,睡眠时垫高头部促进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