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干性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10 06:11:35

干性湿疹在中医称为"燥疮",主要与血虚风燥、津液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因素相关。

1、血虚风燥:

长期慢性失血或精血耗损导致肌肤失养,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剧烈。治疗以养血润燥为主,可选用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白芍、川芎等药材。外治可用芝麻油调敷青黛散,配合针刺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2、津液不足:

肺肾阴虚或热病伤津致使皮肤腠理失润,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熬夜者。推荐沙参麦冬汤滋养肺阴,配合石斛、玉竹等药食同源食材。艾灸涌泉、太溪穴可引火归元,药浴选用白鲜皮、地肤子煎汤外洗。

3、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肤,多见食欲不振伴皮肤皲裂。参苓白术散加减可健脾化湿,日常食用山药粥、茯苓饼。推拿中脘、足三里穴位,配合苍术、陈皮等芳香化湿药材制作香囊佩戴。

4、情志失调:

肝郁化火耗伤阴血,常见于压力大、情绪波动者。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玫瑰花、合欢花代茶饮。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耳穴贴压肝、神门等穴位调节气机。

5、外邪侵袭:

秋冬燥邪或过度洗浴破坏皮脂膜,表现为皮肤紧绷脱屑。银翘散加减清宣燥邪,外用黄连膏润肤。减少碱性清洁剂使用,沐浴后及时涂抹杏仁油,居室使用加湿器保持40%-60%湿度。

日常宜多食百合、银耳、黑芝麻等滋阴润燥食材,忌辛辣发物。适度练习太极拳"云手"式促进气血流通,冬季选用桑蚕丝贴身衣物减少摩擦。皮肤护理可定期用米泔水温和清洁,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渗液结痂需及时就医排查特异性皮炎等病变。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避免过度搔抓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