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选用黄芪、白术、茯苓等中药调理,具体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
1、黄芪补气: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能增强胃黏膜修复能力。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气短乏力,黄芪配伍党参可补中益气。推荐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胃阴虚者慎用。
2、白术健脾:
白术苦温健脾,对胃酸分泌不足型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常用四君子汤为基础方:白术12克、人参6克、茯苓10克、甘草3克,配合砂仁6克理气化湿。便溏者可加炒白术,便秘者用生白术。
3、茯苓利湿:
茯苓甘淡渗湿,适合伴有舌苔厚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中,茯苓15克配伍山药、莲子健脾化湿。现代研究证实茯苓多糖能抑制幽门螺杆菌,建议配合蒲公英30克增强抗菌效果。
4、丹参活血:
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者多见胃络瘀阻,丹参微寒活血不伤正。常用丹参饮配方:丹参15克、檀香3克、砂仁6克,对胃脘刺痛效果明显。胃镜显示肠化生者可加莪术10克破血消积。
5、沙参养阴:
胃阴不足型患者适用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玉竹10克组合。益胃汤基础上加石斛9克,能促进胃黏液分泌。烧心症状明显时,可配伍乌贼骨15克制酸护膜。
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宜食用山药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可促进胃肠蠕动,每周练习3次。药膳推荐党参黄芪炖鸡:取黄芪30克、党参20克、母鸡1只慢炖2小时,适合气血两虚型患者。胃黏膜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需每半年复查胃镜,中药调理需持续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