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手术取出通常采用溶解酶注射或手术抽吸的方式。玻尿酸填充物可通过透明质酸酶溶解或物理清除,具体方法需根据填充时间、部位及并发症情况决定。
透明质酸酶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溶解方式,适用于近期注射且无严重感染的玻尿酸填充物。该酶能特异性分解透明质酸成分,注射后24-48小时可见明显效果。操作时需严格消毒并避开血管神经密集区,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或过敏反应。对于鼻部等精细部位,可采用分次微量注射降低组织损伤风险。溶解后建议配合冷敷减轻肿胀,避免揉搓治疗区域。
手术抽吸多用于处理陈旧性填充物或酶溶解失败的情况,需在局麻下进行微小切口。采用钝针头连接负压装置可减少血管损伤,尤其适用于血管丰富的额部或太阳穴区域。术中需借助超声定位避免损伤正常组织,术后可能遗留轻微瘢痕。对于已形成肉芽肿的病例,需联合病灶切除与抗生素治疗。抽吸后需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必要时口服消炎药物预防感染。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术后均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高温环境与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术前完善凝血功能与过敏原检测。术后出现持续疼痛、异常肿胀或皮肤坏死需立即复诊。日常护理应加强防晒,暂时停用含酒精的护肤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