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脸针的正确注射方式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通过精准定位咬肌或脂肪层进行微量多点注射。主要步骤包括术前评估、消毒麻醉、定位注射、术后护理等环节。
1、术前评估
医生需评估面部骨骼结构、咬肌厚度及皮肤状态,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过敏体质等禁忌证。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确定注射点位,通常选择咬肌中下部或面颊脂肪堆积区。需与患者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及可能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2、消毒麻醉
注射区域采用碘伏溶液消毒,避免酒精刺激皮肤。部分敏感者可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降低进针痛感。麻醉药物需避开注射点位,防止影响肉毒素扩散效果。
3、定位注射
使用30G超细针头垂直进针至肌肉中层,采用扇形注射法分3-5个点位注入适量肉毒素。每侧咬肌总量控制在25-50单位,双侧对称注射。脂肪型面部可配合溶脂针多点浅层注射,但需避开血管神经密集区。
4、术后护理
注射后6小时内保持直立位,避免按压揉搓注射部位。24小时内禁烟酒及剧烈运动,1周内避免高温环境。可能出现短暂肿胀或咀嚼无力,通常2-4周逐渐显现瘦脸效果,3-6个月需补充注射维持。
5、风险规避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笑容僵硬或吞咽困难。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有资质的医生至关重要,禁止自行注射或使用非正规渠道药物。出现严重过敏或肌肉麻痹需立即就医。
注射后建议每日做适度面部肌肉活动帮助药物均匀分布,避免长期咀嚼硬物。保持清淡饮食减少咬肌代偿性肥大,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效果稳定后可通过射频或超声刀辅助紧致,延长维持时间。定期复诊评估调整注射方案,单次注射间隔不少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