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发炎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消炎药物、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耳朵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耳道损伤、中耳积液、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
耳朵发炎时需避免耳道进水,可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生理盐水冲洗有助于清除耳道内细菌和分泌物,但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清洁后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减轻炎症。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氯霉素滴耳液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效果较好,但需注意可能引起局部刺激。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确保药物吸收。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中耳炎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有良好杀菌作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可覆盖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严重感染时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选择。
4、止痛消炎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耳部肿胀疼痛,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适合儿童及胃敏感人群使用,但需注意剂量控制。耳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配合药物使用能加速炎症消退。
5、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需在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术排出脓液。术后需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进行鼓室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耳朵发炎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戒烟限酒可促进康复。游泳爱好者发病期间应暂停水上活动,愈后游泳时建议佩戴专业游泳耳塞。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听力明显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颅内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