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患者一般不建议吃糖,但若口腔健康状况良好且控制摄入量,可少量食用。蛀牙主要由细菌分解糖分产酸腐蚀牙釉质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口腔内存在活跃龋齿或牙釉质明显缺损时,应完全避免摄入蔗糖、蜂蜜等高糖食物。糖分被致龋菌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加速牙体硬组织脱矿,导致龋洞加深。此时即使进食后立即刷牙,酸性环境仍会持续破坏牙齿结构。对于已进行充填治疗的稳定龋齿,在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前提下,可选择木糖醇等代糖食品替代,其不会被口腔细菌发酵产酸。
无活跃龋齿且牙釉质完整者,每日糖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并优先在正餐时食用。进食后需用含氟牙膏刷牙或漱口,减少糖分滞留时间。需特别注意黏性糖果、碳酸饮料等易附着牙齿的高危食品,其致龋性显著高于普通糖果。儿童及唾液分泌减少者更需严格限制。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通过窝沟封闭、局部涂氟等专业防龋措施保护牙齿。日常可选择奶酪、坚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帮助再矿化,使用含氟漱口水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若出现冷热敏感或食物嵌塞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性龋坏,须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