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磨骨手术可能出现并发症,但概率较低。该手术主要用于改善下颌角宽大或不对称问题,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多数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避免。
术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引发出血,术后加压包扎和止血药物应用可降低风险。手术区域若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到位,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控制。面神经下颌缘支走行区域若受牵拉或损伤,可导致暂时性口角歪斜,通常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辅助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骨不愈合或轮廓不平整,与截骨量过大或固定不牢有关,需二次手术修复。麻醉意外、深静脉血栓等全身性并发症罕见,术前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可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咬肌无力、张口受限等暂时性症状,通过咀嚼训练和物理治疗多可缓解。
选择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师,术前完善三维CT评估骨骼结构,术后严格遵循冰敷、流食、口腔清洁等医嘱,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1个月需复查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异常肿胀或感觉障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