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局部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等。这些情况可能增加手术风险或影响脂肪存活率,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手术。
1、严重心血管疾病
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中可能因麻醉或应激反应加重心脏负担。此类人群需先通过心血管功能评估,稳定病情后再考虑手术。若强行进行脂肪填充,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急性事件。
2、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或长期抗凝治疗者,术中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术后可能出现血肿或脂肪坏死。需术前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调整抗凝方案。对于先天性凝血缺陷患者,通常建议避免此类择期手术。
3、局部感染
填充区域存在活动性感染如痤疮、蜂窝织炎或开放性伤口时,手术可能扩散感染灶或导致脂肪液化。需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皮肤屏障完整后再评估手术可行性。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术后感染风险。
4、免疫系统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因免疫功能紊乱影响脂肪存活或伤口愈合。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权衡手术获益与感染风险,术后需加强抗感染管理。
5、妊娠期或哺乳期
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哺乳期手术用药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此类人群应推迟手术至哺乳结束后,确保母婴安全。若意外妊娠需立即告知医生终止手术计划。
除上述禁忌症外,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也需谨慎评估。术前应全面告知医生用药史、过敏史及慢性病史,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局部冷敷、避免压迫填充部位,并穿戴塑身衣促进脂肪定型。保持清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修复,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活动。若出现持续红肿、发热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