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可通过手法牵拉、负压吸引、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乳头凹陷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乳腺导管缩短、炎症粘连、外伤、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
1、手法牵拉
每日重复进行轻柔的乳头牵拉有助于改善轻度凹陷。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晕向外缓慢牵拉,每次持续5-10秒,每日重复进行10-15次。哺乳期女性可在喂奶前热敷乳房帮助乳头突出。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伤。
2、负压吸引
使用乳头矫正器通过负压吸引使凹陷乳头突出。选择合适尺寸的吸乳器罩杯,每日吸引2-3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哺乳期女性可在喂奶前使用,但需注意器械消毒。该方法对中度凹陷效果较好,但需长期坚持。
3、手术治疗
重度乳头凹陷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矫正。常见术式包括乳头基底楔形切除术、乳晕皮下组织松解术等,通过松解缩短的乳腺导管及纤维束恢复乳头正常形态。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
4、炎症处理
乳腺炎或乳晕脓肿导致的继发性凹陷需先控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硫酸镁溶液湿敷。感染控制后部分患者乳头可自行回弹,无效者再考虑其他治疗。
5、肿瘤排查
突发性乳头凹陷需排除乳腺肿瘤压迫。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恶性肿瘤,需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良性肿瘤压迫者切除病灶后凹陷多可缓解。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避免乳头长期受压。哺乳期女性要掌握正确衔乳姿势,每次喂奶后清洁乳头。先天性凹陷者青春期起即可开始保守治疗,妊娠期加强护理可降低哺乳困难概率。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或凹陷突然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