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治疗妇科疾病的医院-小儿得支原体肺炎的原因
时间:2023.04.13 18:00 作者:晋中妇科医院
时间:2023.04.13 18:00 作者:晋中妇科医院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炎,占儿童肺炎的20%,有些伴心肌炎、肝炎等。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前儿童的重要致病原体。中国医科大学统计7~10岁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高达75%,文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常年可发病,秋冬较多,4~6年可以流行一次,多见于5年~18岁,但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组有变小的趋势。据报道,小年龄为37天,发病率增加,肺外并发症增加。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后,通过其特殊结构,紧密吸附在易感宿主细胞膜的受体上,增殖释放过氧化氢、酶、膜脂等有毒物质,造成组织损伤。肺炎支原体可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任何器官;此外,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导致多系统功能异常。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是什么?
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常发热,即高、中、低热,热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类似百日咳,痰粘稠;婴儿发病急,病程长,病情严重,呼吸困难,喘息突出。
部分全身多系统表现,心肌炎胸闷、心跳、心悸、呼吸急促、发烧,有些往往有意识地呼吸短促、叹息;肝炎食欲不振、呕吐、腹部不适;脑膜炎可出现精神变化、呕吐、头痛、抽搐等,也可出现各种皮疹。
肺炎支原体感染轻重,表现不同,轻症状只反复咳嗽,常被患者和家长忽视,部分可导致过敏性咳嗽,咳嗽2周以上,有条件应检查胸片、支原体抗体,诊断支原体肺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炎,占儿童肺炎的20%。一些伴心肌炎和肝炎过去已经成为非典型的肺炎。现在,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增加,发现它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越来越受到重视。
儿童支原体肺炎常用的检查项目有:
,外周血白细胞的计数大多是正常的,可以增加,但也有白细胞减少。
二、血生化血沉增速,多为轻、中度增速。抗“O抗体滴度正常。部分患儿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增多。
3、在MP检测的早期阶段,儿童可以通过PCR法检测痰等分泌物,以及肺组织中MP-16SRDNA或P1中的粘附蛋白基因,也可以从痰、鼻分泌物和咽拭子中培养MP。
4、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确定,或通过抗原检测得到早期诊断。
5、痰、鼻、喉拭子的培养可获得肺炎支原体,但大约需要3周时间。同时,抗血清可用于抑制其生长,红细胞溶血也可用于证实阴性培养。发病后2周,大约有一半的病例产生抗体。
六、红细胞冷凝试验呈阳性,滴定效率为1∶32以上,恢复期效价4倍增加意义重大。40~50%的链球菌MG凝集试验呈阳性,血液中MG链球菌凝集素的效率为1∶40或更高,滴度逐渐增加到4倍更有意义。
七、X线检查X线变化分为四种:
1、突出肺门阴影增浓;
2、支气管肺炎变化;
3、间质性肺炎变化;
4、均匀的实变影。体征轻微,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有时伴有胸积液,肺X线变化迅速也是其特征之一。
(1)支气管肺炎变化较大:胸部摄影多为单侧病变,占80%以上,多为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为不规则薄片或云状肺浸润,从肺门延伸至肺野,尤其是两肺下叶,为支气管肺炎。
(2)均匀实变影:少数实变影均匀,类似大叶性肺炎实变影;可见肺不张;通常一个地方已经消散,另一个地方有新的渗透。
(3)间质性肺炎变化:有时两侧都是网状或结节状的渗透阴影,呈间质性肺炎变化,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
(4)肺门阴影增厚:大多数儿童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门阴影增宽。
必要时应检查心电图和B超,以确定是否有心肌损伤和肝损伤。
支原体感染不仅涉及肺,还伴有肺外表现,还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因此,如果儿童有发烧、咳嗽、心跳快、呼吸急促、叹息等其他器官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早期治疗,避免各器官继续受损。
如果发现儿童伴有心跳、胸闷、气短等症状,应注意儿童并发心肌炎的可能性,应让儿童卧床休息,停止剧烈体育锻炼,避免加重心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