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沉迷手机成为孩子生病的诱因,“没收”二字轻飘飘!
时间:2025.07.03 10:13 作者: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
时间:2025.07.03 10:13 作者: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
当下,手机几乎成了人们的标配。工作、社交、学习、娱乐样样离不开手机。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幼儿,都对手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依赖。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说手机就一定是有害的,但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不可控,很容易沉迷其中,对身心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抽动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的诱发就与沉迷手机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来看以下案例——
1熬夜玩手机,
玩到个子都不长了?
13岁的小宇玩手机上瘾,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总是低头玩游戏。家长无论怎么劝,小宇就是不听。
重要的是,不仅白天,小宇还会熬夜玩手机,家长不让,他就躲在被子里玩,有时候能到凌晨。渐渐地,小宇家人发现孩子似乎很久没长个子了,比同龄人落后了快一个头。
照理说青春期不都应该“猛蹿”吗?家人赶紧带小宇去医院检查,一查竟是矮小。再一问原因,才知道是生长激素不足,造成原因是长期难以达到深睡眠状态。
小宇这才后悔了,本来以为熬夜玩手机多是视力会受影响,怎么身高也和这个挂钩了呢?
我们不由感叹,视力和身高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这么“随便”呀!
2频繁眨眼睛,
难道不是玩手机玩累了?
6岁的多多总是频繁眨眼,滴了一段时间眼药水却没有好转,妈妈带去医院一查,居然是抽动症!
医生问诊后得知,多多妈妈刚生完二胎不久,心思大多花在了二宝身上。多多原本就比较喜欢“闹腾”,自从有了弟弟,更是暴躁了许多,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了哄多多,让他安静一点,妈妈就把自己的手机丢给了他。别说,这招还真是“立竿见影”,多多确实能长时间安静地坐在那里了,可没想到,这竟成了诱发抽动的原因……
“孩子不仅患有抽动症,注意力也有缺陷。”医生说。
多多妈妈自责不已,自己的“懒惰”竟是这样害了孩子的。
3一位妈妈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之后…
小橙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因为太“香”手机,妈妈上星期把她的手机没收了。
小橙倒是没表现出太多不满,妈妈还挺差异,但也没多想。但妈妈发现近一周小橙去卫生间的频率和时间都大大增加,一放学就钻卫生间里不出来,长竟能待半个多小时。妈妈很担心,但一问,小橙就说自己拉肚子,妈妈赶紧给她吃了一些止泻的药,但似乎毫无效果。无奈,妈妈只得带小橙去看医生,结果检查之后肠胃什么问题都没有,倒是注意力有些问题。
在医生和妈妈的一起追问下,小橙才承认自己又偷偷把手机拿回来了,为了不让妈妈发现,就躲进了卫生间玩,结果不仅作业完不成,上课也总走神……
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沉迷手机的问题没解决,又多出其他毛病,玩手机“只堵不疏”真的有用吗?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设置“禁令”,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批评打骂一通。
★一种是懒惰的家长。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或是图“安逸”,便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那么,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里分享一种能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约法三章”。
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
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
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4点:
“约法三章”注意要点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且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以及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
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
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任何时候,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您发现孩子身体或是行为出现问题,一定要警惕,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让孩子尽早恢复健康才是关键,可不能执着于病因,给自己和孩子都背上巨大的包袱哦!
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疑难病高级专家会诊中心)采用独创的“神魂意魄志辨证法”,根据儿童不同体质精妙辩证,特色治疗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矮小症、学习困难等儿童疑难病,远离西药毒,给孩子更绿色更健康的治疗,多数患儿1个疗程即可获得满意。看病就是看名医,全国名医,根在北京,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全国更多妈妈的明智之选!
孩子多动症、抽动症、矮小症、学习困难找北京京和堂中医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