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眼科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激光治疗眼底病靠谱吗?

激光治疗眼底病靠谱吗?

时间:2021.01.19 14:24 作者:北京眼科医院

激光(laser),是现代眼科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激光的高亮度、方向性好,单色性和相干性好的特点,可以准确无误的瞄准眼底病变,利用其高能量,达到封闭视网膜裂孔,减轻视网膜水肿,促进出血吸收、减少视网膜渗漏和消除新生血管等病灶之目的,达到治疗眼底病的作用。

眼底激光治疗的机理及适应症

视网膜光凝固术是利用激光热凝固反应使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色素、血红蛋白吸收激光能量后产生热量,引起组织蛋白变性、凝固,使视网膜脉络膜造成疤痕粘连,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粘合,达到改善视网膜循环及供氧、减少渗漏、减轻水肿、预防反复出血的目的。

适用于:

1、各种视网膜血管异常,如: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等。

2、视网膜血管炎性或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3、全身疾病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及出血等。

4、其它眼病:视网膜干性裂孔,黄斑裂孔,视网膜变性、劈裂和脱离,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贾主任介绍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比非糖尿病的失明者多25倍,全部糖尿病患者中有50%~62%患者会同时有眼部并发症,而且病程越长,患病比率越高。病人在患糖尿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发病率可超过90%。其中半数人会致盲。糖尿病眼底病变导致的失明是很难恢复的,因此需特别强调,应该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并且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许多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接受治疗,而只须定期追踪观察即可。而一些发生眼底病变的患者则须紧急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因素

1、病人较年轻、糖尿病病程长及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2、血糖突然控制得很好,可引起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发展,长期控制,可使其病变推迟发生,并发展缓慢。

3、血压可促进糖网发展,年轻时的糖网舒张压增高是糖网发展的先兆

4、妊辰可加快糖网发展,

5、肾脏疾病,微量白蛋白是增殖性糖网发生的先兆。

6、其他因素,贫血、吸烟饮酒等均可加重糖网的发展。

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发生,全身治疗只能延缓其发展,而一旦进展为增殖性病变,全身治疗则难以改善,至今仍无肯定有效的药物。激光凝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唯一肯定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对症治疗,由于光凝破坏了外层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而这两层耗氧量多,视网膜需氧量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视网膜变薄后,使得本来供给外层视网膜的来自脉络膜的氧,转而向视网膜内层弥散,提高了内层视网膜的氧分压,从而缓解了视网膜缺氧。另外光凝后视网膜血流量减少,扩张的血管收缩,自主调节能力改善,小动脉也收缩,降低了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血管内压和跨壁压,血管渗漏减少,因而视网膜水肿减轻,组织缺血、缺氧缓解,新生血管退化,因此阻止了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一部分人治疗后视力会有所提高,大部分人治疗后视力无变化,少数人视力有所下降,但为了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完全失明牺牲部分视力及视野是完全值得的。

激光治疗不须切开眼睛,且可以在门诊施行。若视网膜病变早期被诊断出来光凝治疗可以阻止视力丧失。对于增殖型病变,激光治疗也可以降低视力损伤的机会,预防出血。激光是在被射击的地方才起作用,它不是放射线,对全身其他部位无影响,激光治疗眼病时,穿过透明的角膜到达治疗部位,非治疗部位的眼组织,均不会造成伤害,一次治疗结束后一般身体的活动也不受限制。

成功的治疗,不只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及饮食的控制。至于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毫无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要控制血压及血脂。禁烟、禁酒因此提倡,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血糖,注意饮食,多吃蔬菜。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出现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时及时采用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完成后还应定期及时复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病人视力,但它是可控制,可治疗的。眼科医生忠告:严格控制血糖,预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长期定时随访,尽早合理治疗。

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底病,形成原因多由于

(一)血管病变:静脉血管壁的改变,高血压动脉硬化。

(二)血液流变性改变: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增强。血液其他成分的改变,如红细胞、血小板增多,血浆脂类和蛋白质增加。

(三)血管炎症:多见于年青患者。本病常因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毛细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形成以及黄斑水肿等原因造成视力损害,严重的可引起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可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两种类型。激光光凝可破坏病变区仍然存活的、处于缺氧状态并有明显代谢紊乱的视网膜组织,减少新生血管刺激因子产生,防止眼底及虹膜形成新生血管,或促使已形成的新生血管消退。在眼底有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病人,常在三个月左右出现虹膜新生血管,一旦虹膜出现新生血管,数周后即可进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资料统计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60%,因此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适时恰当的选择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阻止病变进展,促进视力恢复,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眼底激光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多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等。脉络膜新生血管常常累及黄斑部,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在临床上脉络膜新生血管一旦形成,药物治疗常常无效,通过手术取出,但因手术复杂,效果欠佳。目前激光光凝仍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主要方法之一,利用脉络膜色素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激光的能量转换成热能,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凝固坏死;或刺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包围、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长,因此对于有明显边界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恰当的激光光凝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程度上缩短病程,保护视力。

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变性

眼科临床上,周边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外伤、玻璃体牵引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尽早治疗预防视网膜脱离,尤为重要。激光光凝所产生的热凝固反应,可以在视网膜变性、裂孔和脱离的边缘造成视网膜脉络膜的瘢痕粘连,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对于无视网膜脱离的裂孔,即“干性”裂孔。激光治疗可预防网膜脱离,无视网膜脱离的网膜裂孔,一般发生在网膜周边部,由于周边部视网膜薄,血管稀少,血供不良,易发生各种退行性变化。特别是年龄较大重体力劳动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变化,早期发现裂孔激光治疗可预防发生视网膜脱离,对于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患者,视网膜周边部出现广泛变性,而且病人在近期感到眼前闪光,黑影飘浮加重。经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应行预防性激光治疗,可在变性区外正常的视网膜光凝,筑堤围住,防止发生网膜脱离。中青年近视眼患者准备手术治疗之前,常规散瞳检查眼底,如发现周边网膜明显退行性变化如格子样变性、树枝样变性,囊变网膜菲薄或视网膜裂孔等情况,先行激光光凝治疗,及时排除各种危险因素,有效的避免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而影响视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眼底病科普你了解吗?

下一篇: 缓解眼疲劳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