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传统中医肿瘤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科学的肿瘤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肿瘤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科学的肿瘤治疗方法

时间:2022.05.21 15:14 作者:成都宝芝堂中医馆

成都宝芝堂名中医任敏海介绍传统中医肿瘤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科学的肿瘤治疗方法

一、中医肿瘤基础理论的探索

通过长期的临床并结合对近几十年文献的,提出以“正邪”为总纲、以“虚痰瘀毒”为核心的中医肿瘤基础理论框架。

肿瘤的定义:正气不足,导致痰浊、瘀血、瘤毒等邪气胶结于体内形成的肿块。

肿瘤形成过程中,瘤毒起关键作用,瘤毒具吸引痰瘀等病理产物的功能。

良性肿瘤,瘤毒轻微,所聚之痰瘀恰好为正气清除,肿瘤长期稳定。

恶性肿瘤,瘤毒较重,毒聚痰瘀的能力超过正气的清除能力,肿瘤不断生长。

正与邪的评判

肿瘤发生发展或消退是正邪交争的结果。

正气是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传统医学方面,表现为气血阴阳的盛衰,五脏功能的强弱;现代医学方面,可以用一般状态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及各系统功能状态作为评定参数。

邪气,在传统医学的主要评定指标为痰、瘀、毒;在现代医学方面的评定指标包括肿瘤大小、范围、病理分级、肿瘤发展速度、肿瘤标志物异常程度。

肿瘤病机

1、正气不足,气化失司,难以有效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外来的毒素,导致毒蕴体内。

2、正气不足,运化不健,摄入饮食不能有效转变为营养物质,反致痰的产生。

3、正气不足,行血、摄血的功能下降,导致瘀血内停,毒伤脉络,同样产生瘀血。

4、痰瘀阻络,经气阻滞,脏腑联络失调,整体功能下降,表现为正气不足;痰瘀阻络,气化通路受阻,排毒效率下降,导致毒素积累。

5、瘤毒是独立的致病因子,其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邪之极便成毒”有所区别。肿瘤生发以瘤毒为中心,瘤毒具吸引痰瘀的功能,毒愈盛,引力愈强,肿瘤增长速度愈快。

6、以毒攻毒方法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有加重瘤毒之虑。

从传统中医理论上升到现代科学理论,中医肿瘤学的建立尚需走很长的一段路。首先,要明确虚、痰、瘀、毒的科学定义,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有定量的方法描述上述四个因素的程度。第三,在明确概念、具备定量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古今文献,找出相关的证据用以修正或补充现有的理论体系。第四,要用虚痰瘀毒描述现代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应将现代医学的各种方法纳入中医肿瘤学体系之中。新的中医肿瘤科学理论体系不光是用以指导中医实践,而且要用来未来的现代医学发展,这样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二、中医肿瘤临床思路方法

顾扶正气,成败关键

1、扶正为本,“人活一口气”,“气”在人在,“气”灭人亡。肿瘤治疗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为目的,现代有创疗法对正气有损伤,肿瘤持续发展对正气的也有损伤,要权衡两者的损伤程度。如,病人的“一口气”=手术内的耗气=化疗2周期的耗气=放疗30天的耗气=肿瘤持续发展1年的耗气,显然手术、放疗、化疗都是不合适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定量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有创治疗对病人“气”的损耗。

2、肾元之气来自于先天遗传,元气决定人的生存时间,元气就象机器的使用寿命一样由构成他的材质决定,元气不可在后天得到补充,过度消耗元气直接缩短寿命。后天脾胃功能不足,正气不足,人体的生理功能不能协调运行,一方面会加重元气消耗过度,另一方面由于疾病的频繁侵入,更加速元气的消耗。因此,扶正固本,重视脾胃功能、保护肾元之气,促使气化正常、气机正常、固摄正常,从而切断痰瘀的来源,是阻止肿瘤增长的途径之一。

3、晚期癌症重在扶正,在顾扶正气的基础上,要重视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解毒攻毒的方法的运用。

肿瘤治疗,物理

现代肿瘤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开展的靶向治疗在杀伤肿瘤的同时不仅引起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会导致肿瘤细胞耐药、耐放射线,这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直接的毒性,另一方面,随着肿瘤细胞的毒性增加,对人体的毒害更加严重。因此,选择抗肿瘤治疗要以手术、射频、冷冻等物理性方法为主,少用或推迟使用有可能加重肿瘤毒性的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身心同治,重在心脾

肿瘤是一类典型的身心疾病,不仅在生理上受到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症状的折磨,而且在心理上一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消耗的正气的因素来自于肿瘤本身以及心理负担两个方面。

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只重视肿瘤因素、治疗因素对正气的损伤而不心理因素对正气的极大消耗,那么,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的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合理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重视的各种心理活动,重视减轻病人的精神、情绪负担。

部分医生根据研究结果,实事求是地告诉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当病人得知自己大约的生存时间之后,他们得到一个极强的心理暗示,他们会因为每天计算自己的生存时间而惶惶不可终日,导致生活质量的极大下降,并且极有可能在医生预言的时间内结束生命。因此,当病人问及有关生存时间的时候,不应正面回答,应该告诉他们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确实,我们有很多晚期病人长期存活的实例,这是鼓励病人顽强生活下去的良药。

肿瘤病人的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恶性语言的刺激,因此肿瘤科的医生一定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好的服务态度本身就是治疗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好的态度,在病人心理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再次予以不良刺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存在心理情绪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良,临床发现约有80%以上的癌症病人睡眠不良,术后病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常预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因此睡眠对肿瘤病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开导的同时适当应用疏肝、养心、清心的中药,保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可促进抗肿瘤整体疗效的提高。

另外,在生理机能的调节方面,要抓住正气的源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损伤会直接导致正气来源的减少,正气不足则动力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肿瘤病人除了由于肿瘤发展产生毒性物质影响脾胃功能之外,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治疗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沉重的心理负担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因此,重视健脾、运脾、和胃、通腑等中医药治疗方法,保护脾的运化功能,清除胃肠滞留物质,让病人不断地将水谷饮食转变为气血津液,就能为下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晚期肿瘤,以静制动

晚期病人无论是肿瘤的体积还是肿瘤的范围均比较大,而正气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常规的方法已无法完全清除肿瘤,贸然应用大范围手术、大剂量放化疗有可能在短期内消耗完仅存的一点正气,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对于肿瘤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一旦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不宜采取大规模损伤性治疗,应该有一段的时间,视肿瘤的发展趋势而制定治疗方案。老年病人一般体质较弱,如果肿瘤发展相对缓慢,肿瘤不产生症状或不直接威胁生命,可以暂时不用有创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如果肿瘤发展趋势明显,治疗应针对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或直接威胁生命的病灶,应尽量选择微创方法,如射频、氩氦刀、超声以及某些毒性较小的口服靶向药物,这样就可以用较小的正气受损的代价换来确切的抗肿瘤效果。如针对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肺腺癌,靶向药物易瑞沙常规用于肺癌的治疗量是每天用药500毫克直到肿瘤进展,但易瑞沙有腹泻、皮疹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会影响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尝试间断用易瑞沙并结合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当病情稳定时停止应用易瑞沙,单独应用中药治疗,当肿瘤出现发展的趋势时,再加用易瑞沙,这样,中药结合易瑞沙间断用药,不仅明显减轻病人的副作用、减少医疗费用,而且明显延长耐药出现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长期调理,排毒为先

康复期病人,若无证可辨,说明正气并不亏虚。动物实验证实,常用治疗肿瘤的扶正药物如黄芪、参、女贞子、枸杞子、补骨脂等在体外有明显的促肿瘤生长的效应。另外,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而正常细胞在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停止增殖,因此,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长期、大量应用扶正药物对阴阳基本平衡的机体无益,反而有促进肿瘤生长之虑。由于瘤毒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因此,在肿瘤现代治疗结束之后,病人的正气已经完全恢复,此时长期维持治疗的应放在排毒、抑毒、抗毒之上,同时适当辅以扶正。

利尿通便,邪有出路

痰瘀毒阻是肿瘤的重要要病机,应用祛邪疗法,必开通邪之出路。癌症病人一方面年龄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吗啡类止痛剂,因此经常出现便秘。便秘病人浊气不降上逆胃腑、碍及脾胃,导致恶心、呕吐、纳呆,直接影响气血生化、正气补充。另外,二便不通,邪无出路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症必问二便情况,遇腹水、胸水、大便不通的情况,常应用利尿通便的药物如车前草、猪苓、茯苓、桂枝、冬瓜皮、生大黄、火麻仁、全瓜蒌等利尿通便之品,力求扶正攻邪、邪有出处。

滋阴固元,引火下行

肿瘤病人,尤其是女性乳腺癌,常见“上盛下虚”的征象,表现为阵发燥热、脾气急躁、面红耳赤、夜寐不安、腰膝冷痛、下肢水肿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肾阴亏虚,肝郁为标、肾亏为本,大剂应用疏肝理气药物可救一时之急但长久应用会加重病情。因此,此类症情应以滋肾补阴为根本,辅以疏肝理气的药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临床常应用麦冬、炒枣仁、茯苓、肉桂、五味子、大剂量熟地辅以逍遥散进行治疗。

肿瘤脑转移常引起类似中风的症情。一般认为中风的病机是肝火夹痰浊上冲巅顶,治疗大法为固元、降火、祛痰。肿瘤脑转移引起内风的中医病机与传统的看法有所不同,其主要的病机为肝风、肝火夹痰浊、邪毒上冲巅顶。因此,治疗肿瘤脑转移引起的内风,除应用固元、降火、祛痰等传统的方法之外,还要应用攻毒、解毒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石菖蒲、郁金、肉桂、降香、大剂熟地、五味子、龟板、蜈蚣、全虫、茯苓、钩藤、木鳖子、龙葵、桑叶、全瓜蒌等药物。

虫类搜络,毒品攻邪

肿瘤为气滞痰凝血瘀而成,指出:“凝血蕴里而不散……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王清任指出:“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临床常用行气活血化痰之品,如川芎、郁金、姜黄、香附、莪术、当归、全瓜蒌、鱼腥草、海藻、浙贝、夏枯草、僵蚕、生牡蛎。

肿瘤为慢性疾病,一般从发病到明确病程可能已有10-20年之久。久病入络,久病在血,故恶性肿瘤多邪毒深入在里,一般的行气活血难以奏效,在用行气活血药物时,多加入虫类药物。临症常用药蜈蚣、全虫、土元、蜂房、水蛭、山甲、地龙等。

癌毒非常毒,许多晚期病人的肿瘤经过放疗及多个疗程的化疗之后,存活下来的瘤细胞毒性强大,几乎对所有的化学药物都耐受。如果此时病人转而于中医,若正气尚充且内毒强劲,欲折邪势,必用重剂。

另外,从现代西医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特点,放疗耗气伤阴,属于热毒之邪;化疗损脾、伤肾属于寒邪;靶向治疗引起腹泻、皮疹,属于寒毒格阳之证。因此,对于经过多疗程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因根据毒的性质采取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临床常用海藻配甘草相反、相激,增加化痰之功,常用超量木鳖子10-15克用以攻毒,常用大剂龙葵、白英、草和车、白花蛇舌草清解热毒,常用大剂附子化解寒毒。在有效攻毒的基础上应配以健脾、补肾的药物防止用毒太过伤及正气。

科学的肿瘤治疗方法

肿瘤病情的复杂性,决定了肿瘤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多种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就是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肿瘤综合治疗是一种战略,个人认为针对任何一个病人、任何一种肿瘤,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应有综合治疗思路,单一方法到底的诊疗模式极不可取。遵照NCCN指南,尤其是中国化的指南,顾及个体差异性,把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核医学科,中医学科等等,各学科治疗肿瘤的先进理念科学有序的结合起来制定的治疗方案一定是好的。

第一,手术,使用手术刀机械式摘除肿瘤组织的方法,比较适合早中期肿瘤,尤其是的恶性肿瘤,一些晚期肿瘤在综合治疗同时,也可以考虑手术,目的是减轻瘤体负荷,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内科化疗,化疗是内科治疗主要方法,是较为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优势是治疗作用的全身性,对原发灶、转移灶均有作用,缺点是选择性差,可伤及正常组织器官,造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还有耐药性。

第三: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据较重要的地位,对一些对射线敏感的恶性肿瘤,采用放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是肿瘤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但放疗不良反应较大,还要受射线剂量限制。

第四,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另一种重要选择,微创手段目标性强,对的创伤较小。介入治疗是肝癌等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在DSA下找到肿瘤组织的供血血管,灌注抗癌药物和血管栓塞剂,达到局部处理瘤体的目的。广义的介入手段还包括放射性粒子植入、射频消融、氩氦刀,瘤体内药物直接注射等。

第五:热疗,属于无创治疗。肿瘤瘤体内温度达到42.5度以上激发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癌细胞的膜性结构致其死亡。此外,海扶刀这些依靠将超声波热能到目标瘤体的方式往往也是较为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很多研究认为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能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第六: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肿瘤的模式有两种:其一,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精华,充分体现医学的个体化治疗思路,通过总结归纳的四诊资料,辨为某种证候,施以相应的中药;其二,辨病治疗,根据某种肿瘤大多数的证候,固定一种或几种处方。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中医常见肿瘤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就是采用该法。总体上,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以扶正为主,可改善食欲提高免疫力,直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偏低,单独应用中医中药在具备放化疗或者手术适应证的时候是不妥的。

成都肿瘤医院独具中医,特聘请国内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遵古行医,运用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营诊疗模式,在传承成都肿瘤医院历史底蕴的同时沿袭了古中医的行医治病传统。拥有当地多名名老中医,以及省、市、区名中医、专家、教授、中医世家传人和资深中医为骨干,开设中医肿瘤、内、儿、妇、男等专科,疑难杂症专家诊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了解

下一篇: 中医治疗食道肿瘤效果好,食道癌早期症状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