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脑瘫有那些症状
时间:2021.12.04 14:37 作者:成都神经内科医院
成都神经内科医院
时间:2021.12.04 14:37 作者:成都神经内科医院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小儿脑瘫的危害很多,由于患儿与其他正常的孩童不同,所以其心理也会逐渐受到影响,主要是对于患儿身心方面的伤害,人们应该重视起来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新生儿脑瘫早期是什么症状?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脑瘫会危及孩子生命吗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那么,脑瘫会不会危及孩子生命呢?
大家都非常关注脑瘫这种疾病会不会危及孩子的生命这个问题,资料显示:近90%的脑瘫患儿可以活到成年或者老年,但是据估计平均期望寿命在30岁左右,患儿的10%左右,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生死亡。所以,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能活多少年并不能掉以轻心。
一般认为脑瘫患儿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寿命应该和正常人相仿。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脑瘫一些不良症状,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还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脑瘫患儿需积极地治疗,坚持锻炼身体,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改善病情,这样脑瘫孩子的生命方可得以延续。
脑瘫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的,不过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者可能会因为脑瘫并发证,或者是脑瘫所引起的心理疾病而存在生命危险,为了脑瘫患者的生命着想,脑瘫一旦发作患者父母就应使其及时接受治疗才好。
孕妇应该怎样预防新生儿脑瘫正常孕妇的阴道和宫颈内有大量的细菌,包括某些条件致病菌。在孕妇发生泌尿道或生殖道感染时,可上行感染胎儿;一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发生上行性感染;一旦胎膜破裂宫内感染则更容易发生。不同的病原体穿过胎盘的能力不同。
大多数病毒很容易穿过胎盘,孕妇感染的病毒可经胎盘通过血行使胎儿感染。而梅毒螺旋体以及李斯特菌等细菌在妊娠晚期很难穿过胎盘。胎儿宫内感染的结局与病原体的特性、感染的程度、时间等因素有关。可分别造成流产、先天畸形、发育迟缓及新生儿疾病等。
临床上可见孕妇的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子宫有压痛,宫颈有脓性分泌物;有宫缩及胎心率加快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增高、分类出现核左移,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等。
在胎膜早破的产妇,特别是破膜超过24h者,当产妇的脉搏加快时,首先要考虑宫内感染的可能,如还伴有不明原因的胎心率加快及发热,则宫内感染的可能更大。如产妇的子宫有压痛,子宫张力增加,羊水味臭和呈脓性,则是宫内感染严重的表现。
以上全面的介绍了孕妇进行小儿脑瘫的预防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注意加强孕期的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同时注意避免出现宫内感染的情况,只有全面的预防才能让宝宝远离脑瘫。
看了“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的人还看了:
1.新生儿脑瘫的临床症状
2.新生儿各种疾病征兆和表现
3.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4.婴儿脑瘫的常见症状
5.10个月宝宝脑瘫症状
脑瘫有那些症状
人们常说的脑瘫,其实是指小儿脑性瘫痪,该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导致该疾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和怀孕期间的很多因素有关,甚至和怀孕前的因素有关,比如有的男人经常抽烟喝酒,这样生下来的宝宝出现脑瘫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和怀孕期间滥用药物有关系等等,那么脑瘫儿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
脑瘫有那些症状?
一、早期症状: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其实很明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在新生儿期,患儿表现出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二、婴儿期症状:孩子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三、幼儿期症状: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四、中期脑瘫症状:小儿脑瘫主要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等症状,会表现出动作不协调、运动发育落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