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科普!2025世 界哮喘日成都中医哮喘医院特别科普:牛立志教授解析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三大核心优势
时间:2025.04.30 16:29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时间:2025.04.30 16:29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一、世界哮喘日升级肺健康认知,冷消融技术成肺结节管理新焦点
(一)从哮喘防治到肺结节攻坚:呼吸健康的深度延伸
2025年世界哮喘日以“全程守护呼吸健康”为核心理念,将呼吸健康的关注范畴进一步拓展。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全球约有3亿患者深受其扰,而在我国,哮喘患者人数也多达4500万左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日常活动。哮喘的防治一直是呼吸领域的重点工作,涵盖了规范化药物治疗、患者教育以及环境管理等多个层面。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肺结节这一肺部常见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近年来,低剂量CT筛查的广泛普及,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攀升,达到了20%-30%。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可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以及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其中磨玻璃结节因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恶变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癌变几率可达60%-70%,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作为西南地区胸肺疾病专科领域的标杆,始终秉持着守护大众呼吸健康的使命。在2025年5月1日,医院借世界哮喘日的契机,精心举办了一场专场科普讲座,旨在推动公众对肺结节形成精准、全面的认知,填补大众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提升整体的呼吸健康管理水平。
(二)纯学术科普定位:摒弃义诊营销,专注技术解析
此次科普讲座区别于常规的公益活动,将重点完全聚焦于“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前沿进展”这一主题,旨在为大众带来一场纯粹的医学知识盛宴。在当前的医疗科普环境中,许多活动往往夹杂着义诊、营销等元素,容易分散大众对核心知识的关注。而本次讲座坚决摒弃这些附加内容,将所有精力集中于技术本身的解析,力求通过专业、深入的讲解,帮助大众打破对肺结节的认知误区。
误区之一是“谈结节色变”。许多人在得知自己查出肺结节后,便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认为肺结节等同于肺癌,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事实上,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其中良性结节占比可达90%以上,只有少数结节存在恶变的可能。另一个误区是“放任随访”。有些患者在发现肺结节后,认为只要定期随访就万事大吉,对结节的变化掉以轻心,不遵循医生的嘱托进行合理的监测与干预,导致病情延误。
为了让非专业人群更好地理解这一前沿医疗技术,活动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讲座现场,不仅提供了CT引导冷消融技术原理的动画演示,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技术的操作过程与作用机制,还精心准备了纸质版操作流程图解,方便听众随时查阅、学习。通过这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科普方式,使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大众能够真正掌握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的要点,为自身的健康决策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
二、牛立志教授领衔主讲:国际级专家解码冷消融技术体系
(一)30年临床积淀:冷冻消融领域的“实战派”
牛立志教授作为国际冷冻学会(ISC)现任主席、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堪称“中流砥柱”。他凭借着30余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累计完成超12000例肺结节冷消融手术,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每一次手术,他都全神贯注,如同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科研方面,牛立志教授同样成果丰硕,他在《国际外科学杂志》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这些论文不仅是他学术成就的体现,更是为全球肺结节治疗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理论支撑。他的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独创“个体化温控消融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情况,如高龄(≥75岁)患者身体机能较弱,肺功能FEV1<60%的患者肺部代偿能力差等手术高危因素,制定出极具针对性的差异化治疗策略。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手术成功率大幅提升至%,而并发症发生率仅为%,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让他成为业界公认的冷冻消融领域“实战派”。
(二)三大核心内容剧透:从技术原理到临床价值全解析
1.航天级技术原理:-140℃超低温“冰火双重打击”
冷消融技术堪称现代医学与航天科技的完美结合,其背后蕴含着先进的航天级技术原理。在手术过程中,借助CT三维定位系统,医生能够如同在太空中精准定位目标一样,将直径仅的消融针精准穿刺至结节病灶。这根纤细的消融针,宛如一把“神兵利刃”,在15秒内极速降温至-140℃以下,瞬间在病灶周围形成一个边界清晰的“冰球”。这个“冰球”就像一个强大的“冷冻堡垒”,将病变细胞紧紧包裹其中,使其失去活性。
当复温至40℃时,如同“冰与火之歌”的高潮部分,细胞在巨大的温差变化下发生破裂,无法再兴风作浪。通过这种冷热交替的方式,实现了对病灶的物理性灭活,达到了精准治疗的目的。更为关键的是,该技术可实时监控冰球覆盖范围,确保消融边界超过瘤体1cm,如同给肿瘤病灶画上了一个安全的“包围圈”,同时巧妙地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支气管,真正实现了“精准摧毁,温柔守护”,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能有效去除病灶,又能较大程度减少对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2.精准适应症界定:五类人群优先获益
讲座中,牛立志教授将详细解析冷消融技术适用人群,帮助大众明确这一技术的优势所在。首先是高龄(≥75岁)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这类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传统手术的风险较高,而冷消融技术的微创特性则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磨玻璃结节(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随访中直径增大≥2mm或实性成分增加者,这类结节恶变风险较高,需要及时干预,冷消融技术能够在早期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单侧肺多发结节需分期干预避免肺功能过度损耗者,冷消融技术可以精准地对每个结节进行处理,较大程度保留肺功能;拒绝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IA期)患者,冷消融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案,既能达到治疗效果,又能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肺结节术后复发或新发病灶患者,冷消融技术可对复发病灶进行再次消融,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对这些人群的精准界定,让真正适合的患者能够优先从冷消融技术中获益。
3.对比传统手术:三大核心优势重塑治疗标准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及射频消融技术相比,冷消融技术具备显著的优势,正在逐渐重塑肺结节治疗的标准。冷消融技术具有超微创特性,仅需一个针眼级创口(直径<2mm),就像被蚊子轻轻叮了一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就能轻松完成治疗。术后24小时,患者便可自由活动,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3-5天即可出院,回归正常生活。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种超微创的治疗方式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耐受度,相比传统手术,耐受度提升了60%。
在肺功能保护方面,冷消融技术更是表现出色。它避免了肺叶切除这一“伤筋动骨”的操作,能够保留正常肺组织达90%以上,如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肺部的每一片“森林”。这对于双肺多发结节及慢阻肺合并结节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让他们在治疗后仍能拥有良好的肺功能,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冷消融技术还具有可重复性治疗的优势。对于复发病灶,它可以多次进行消融,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始终坚守在对抗疾病的一线。同时,冷消融技术还能联合免疫激活效应,坏死细胞释放抗原激发抗肿瘤免疫,使局部控制率提升至95%,显著降低二次干预风险,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持久、更可靠的保障。
三、5月1日专场讲座实用信息:解锁早诊早治黄金窗口
(一)活动详情速览:专业听众的专属知识盛宴
本次讲座将于2025年5月1日盛大举行,地点位于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金牛区金科东路29号,交通十分便利,乘坐地铁2号线在迎宾大道站C出口直行500米即可轻松抵达)。活动采用线下讲座与现场答疑相结合的形式,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预约,让每一位渴望了解肺结节知识的朋友都能毫无阻碍地参与其中。
为了让大家能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建议听众携带近3个月的肺CT报告及肺功能检测结果。牛立志教授及专家团队将凭借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为大家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解读,就像为每一位听众量身定制一份专属的健康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确后续的健康管理方向。
在讲座现场,还特别开放了冷消融技术模拟操作演示环节,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可以近距离观察技术的操作过程,感受其精妙之处。同时,现场支持拍摄课件(禁止录像),方便大家在讲座结束后随时回顾学习,将专家们的知识精华牢牢掌握。互动环节更是贴心地支持匿名提问,无论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毫无顾虑地提出,专家团队将逐一为你解答,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参会价值点:三类人群不容错过
本次讲座对于不同人群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以下三类人群,更是不容错过。对于体检发现肺结节的人群来说,这是一次获取专业知识的机会。在讲座中,你将学习到如何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这就像掌握了一把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让你不再对肺结节感到迷茫和恐惧。同时,你还能明确随访周期与干预时机,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密切关注,什么时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疾病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粉尘暴露者、有肺癌家族史者等,也能从讲座中受益匪浅。长期吸烟的人,肺部长期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侵蚀,患呼吸疾病的风险大幅增加;粉尘暴露者,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吸入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在肺部堆积,容易引发各种肺部问题;有肺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使得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肺癌等呼吸疾病。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来说,学习低剂量CT筛查要点至关重要,低剂量CT能够在早期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了解冷消融技术预防性应用场景,也能让他们在疾病预防方面多一份保障,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医疗从业者参加此次讲座,将是一次与国际前沿知识接轨的难得机遇。牛立志教授将在讲座中深入解读国际新《肺结节冷冻消融临床操作指南》,这一指南汇聚了全球专家的智慧与经验,是肺结节冷冻消融领域的专业指导。医疗从业者可以从中掌握术中温度控制、并发症处理等核心技术参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同时,与牛立志教授及其他同行的交流互动,也能拓宽视野,了解行业新动态,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
四、以技术创新推动规范诊疗,从科学认知守护肺部健康
肺结节管理的关键在于“精准评估,分层干预”。直径<8mm的实性结节,因其恶变风险相对较低,通常建议进行动态观察,通过定期的CT检查,密切关注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磨玻璃结节则需要重点关注其密度变化,一旦发现密度增加,可能提示结节的性质发生改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与评估。而对于符合高危特征的结节,如直径大于8mm,且伴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影像学表现,或者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尽早介入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此次联合牛立志教授开展纯学术科普,意义深远。这不仅是世界哮喘日主题“全程守护呼吸健康”在肺结节诊疗领域的实践延伸,更是推动西南地区肺结节诊疗标准化的重要举措。在当前肺结节检出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规范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初次发现结节的受检者,还是关注呼吸健康的普通人,这场聚焦技术细节的讲座都将提供三大核心价值。建立理性认知框架,让大家正确认识肺结节,不再盲目恐慌或掉以轻心;掌握科学决策依据,在面对结节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了解前沿治疗选项,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5月1日,让我们相约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与国际级专家牛立志教授面对面,深入了解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用精准医疗技术筑牢肺部健康防线,让每一次呼吸都更加安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