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郑继红老中医从中医视角解读肺部反复感染:四大核心病因与系统防治策略
时间:2025.09.02 14:28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时间:2025.09.02 14:28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郑继红老中医深耕呼吸系统疾病40余年,提出肺部反复感染需从"整体失衡"视角切入,核心病因可归纳为四大类,防治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纲。
一、治疗不规范:病菌潜伏与中医清余邪策略
过早终止治疗或用药偏性过强,易致痰热、寒湿等病邪残留肺络,形成"正虚邪恋"之机。中医主张根据证候特点,选用鱼腥草、黄芩清热化痰,或干姜、细辛温化寒痰,清除伏留病邪,恢复肺脏宣降功能,阻断"邪伏-复发"循环。
二、免疫力失衡:肺脾肾三脏协同失调病机
肺气不足则卫外不固,外邪易袭;脾虚生湿,痰湿贮肺成为伏邪温床;肾虚摄纳无权,气失归根则正虚难复。三脏亏虚者当分证调理:肺气弱用玉屏风散固表,脾虚湿盛予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化痰健脾,肾虚精亏宜金匮肾气丸或左归丸加减,辅以肺俞、脾俞等穴位贴敷增强经络防御。
三、结构异常:痰瘀互结的病理基础
支气管扩张、肺络壅塞等属中医"肺络痹阻"范畴,多因久咳伤肺,致痰浊瘀阻气道,津液输布失常而酿生伏痰。治宜润肺通络与涤痰散结并重,常用沙参、麦冬润肺养阴,丹参、桃仁活血通络,配合川贝母、瓜蒌仁化痰散结,改善肺络瘀滞状态,减少痰浊潴留。
四、外部诱因:内外合邪的致病条件
误吸属"饮食伤肺",多因脾胃虚弱、胃气上逆,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烟毒、粉尘等秽浊之气伤肺,属"浊邪犯肺",当以百合、麦冬养肺阴,配合鱼腥草、金银花清解肺毒,同时强调避其毒气,顺应四时调护,防止外邪反复侵袭。
中医全周期防治体系
急性期辨寒热虚实,热证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平喘,寒证予小青龙汤温肺化饮;迁延期侧重培补后天,以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健脾胃、生气血;稳定期施以膏方调治,针对肺脾肾亏虚定制膏剂,结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功法,舒展气机、增强肺功能。生活调护注重顾护肺卫,如腹式呼吸锻炼、忌肥甘厚味以防生痰,切实从病因、病机、证候三个层面阻断复发链条,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