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类风湿患者:这 3 类运动比躺着强【成都】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解答
时间:2025.08.08 09:11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时间:2025.08.08 09:11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类风湿患者不能运动”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事实上,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不会加重关节损伤,反而能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灵活性、减轻炎症带来的不适。以下三类运动经过实践验证,尤其适合类风湿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能状况选择尝试。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保持关节灵活,预防僵硬
这类运动以缓慢、轻柔的关节屈伸动作为主,旨在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缓解晨僵和关节紧绷感。常见的动作包括手指操(如握拳、伸展手指、双手对指)、腕关节绕环、肘关节屈伸、踝关节勾脚和绷脚等。患者可每天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重复5-10次,动作幅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限。例如,手指操可在晨起后或工作间隙进行,通过简单的屈伸动作激活指间关节,减轻僵硬感;腕关节绕环则能改善腕部血液循环,缓解类风湿常见的腕关节不适。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快速甩动关节,若关节处于急性炎症期(明显肿胀、疼痛),可适当减少动作幅度和次数,待炎症缓解后再逐步恢复。
二、低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免疫
低强度有氧运动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帮助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重,对类风湿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益。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游泳、骑自行车(尤其是室内固定自行车)等。散步时可选择平坦的路面,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步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游泳(特别是自由泳、仰泳)对关节的压力极小,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同时全身肌肉在水中的活动可增强肌肉力量,适合大多数类风湿患者,建议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室内固定自行车可通过调节阻力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关节过度受力,适合关节功能稍差的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时,需注意避免在关节疼痛明显时强行运动,若运动中出现关节不适,应及时停止并休息。
三、肌肉力量训练:强化肌肉支撑,保护关节
类风湿患者常因关节疼痛而减少活动,导致肌肉萎缩,进而加重关节不稳。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支撑力,减轻关节负担,延缓关节退变。训练时应选择低负重、多重复的方式,避免使用大重量器械。例如,可通过徒手练习(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坐姿抬腿)锻炼下肢肌肉;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绕手腕做屈伸动作、绕脚踝做内外翻动作)增强上肢和足部肌肉力量。每个动作可做2-3组,每组10-15次,以肌肉感到轻微酸胀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力量训练应在关节炎症稳定期进行,避免憋气用力,以防血压升高;若训练后关节疼痛持续超过1小时,说明强度过大,下次应适当降低难度。
类风湿患者运动的核心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前可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如缓慢活动各关节),运动后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和合适的运动鞋,减少运动对关节的摩擦和冲击;同时,需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运动计划,若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运动,以休息为主。科学的运动配合规范治疗,能帮助类风湿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