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健康百科】痛风秋冬易添乱?关节保暖 + 作息规整别偷懒【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健康百科】痛风秋冬易添乱?关节保暖 + 作息规整别偷懒【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时间:2025.10.18 09:23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一到秋冬季节,不少痛风患者就会发现:关节疼的频率变高了,明明夏天还稳定的病情,一遇降温就容易“冒头”。其实这不是巧合,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刚好踩中了痛风发作的“诱因雷区”,而做好关节保暖和作息调整,正是避开这些雷区的关键。

为啥秋冬痛风更容易加重?先看气候影响:低温会让血液中尿酸的溶解度降低,原本溶解在血液里的尿酸,容易凝结成细小的结晶,沉积在关节缝隙中。这些结晶就像“小刺”,会刺激关节滑膜发炎,引发红肿、疼痛,尤其是脚踝、膝盖、手指等暴露在外的关节,温度下降更快,结晶沉积更明显,疼起来也更剧烈。再看生活习惯:秋冬天气冷,人们更爱待在室内,活动量比夏天少,身体代谢变慢,尿酸排出的速度也会跟着减慢;加上秋冬常吃火锅、肉汤、炖菜等温补食物,这些食物嘌呤含量不低,容易让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双重作用下,痛风自然更容易发作。

想要安稳过秋冬,先把“关节保暖”做到位。很多人觉得“穿厚点就行”,但保暖也是有讲究的:重点保护易受累的关节,比如出门时给脚踝套上厚袜子或护踝,膝盖戴轻便的护膝,手腕别露在外面,尤其是骑电动车、自行车时,防风护具要戴全,避免冷风直接吹到关节;室内温度别太低,空调或暖气尽量控制在20-22℃,久坐时可以在膝盖上盖小毯子,别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睡前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泡15-20分钟,既能暖脚,也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帮助减少尿酸结晶沉积,但要注意如果关节已经红肿疼痛,别用过热的水泡,以免加重炎症。

除了保暖,规律作息对预防痛风加重也至关重要。秋冬夜长昼短,很多人会不自觉熬夜,比如窝在沙发上追剧到深夜,或因为天气冷赖床打乱作息——但作息紊乱会直接影响尿酸代谢。熬夜会让身体处于疲劳状态,肝脏代谢尿酸的效率下降,还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诱发炎症反应;而长时间卧床不活动,会让血液循环变慢,尿酸更难通过尿液排出。建议每天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比如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8点起床,避免熬夜也别过度赖床;中午如果觉得累,可以小睡20-30分钟,补充精力但别睡太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白天也可以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出门慢走20-30分钟,既能活动身体促进代谢,也能晒晒太阳,帮助调节身体状态。

还要注意避开两个秋冬保暖和作息的误区:一是觉得“保暖就是裹得越厚越好”,其实过度包裹可能让关节出汗,反而容易受凉,选择透气、保暖的衣物更合适;二是觉得“天冷不用运动”,完全不动会让尿酸排泄更慢,温和的活动才是正确选择。

对痛风患者来说,秋冬不是“躲不过的疼”,而是“能预防的稳”。只要把关节保暖做到细处,把作息调整到规律,就能减少尿酸波动,降低发作风险,安稳度过秋冬季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排名速递】痛风发作疼到不敢动?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别硬扛,正确处理是关键

下一篇: 【重磅】从晨僵半小时到 “关节变形疼”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在线科普:类风湿症状进展要当心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