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今日科普】痛风患者运动:把控锻炼方式减风险【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今日科普】痛风患者运动:把控锻炼方式减风险【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时间:2025.10.24 09:23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对痛风患者而言,运动是把“双刃剑”——选对方式能辅助控尿酸、护关节,选错则可能诱发急性发作、加重关节损伤。不少患者要么因害怕发作不敢动,要么盲目跟风高强度运动,反而陷入“越动越糟”的困境。其实只要结合自身病情,找准适合的运动节奏与方式,就能在享受运动益处的同时,有效避开风险。

首先要明确:痛风不同阶段,运动“能做”与“不能做”的界限很清晰。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疼痛难忍时),必须暂停运动。此时关节正处于炎症应激状态,哪怕是轻微的走路、抬手,都可能加剧关节内的摩擦与损伤,延长疼痛时间。这时候该做的是休息,可适当抬高受累关节,减少负重,待炎症完全消退、疼痛消失后,再逐步恢复运动,切勿“硬撑”锻炼。

而缓解期(无关节不适、尿酸控制相对稳定时),则需要规律运动。此时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还能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重要诱因,合理运动搭配饮食调节,能减少尿酸波动,降低发作频率。但缓解期运动的核心原则是“低冲击、少负重、不疲劳”,要避开对关节压力大、易产生乳酸的运动。

适合痛风患者的运动,多是对关节“友好”的类型。比如快走,速度以身体不喘气、能正常说话为宜,既能活动下肢关节,又不会给膝盖、脚踝带来过大负担;游泳(自由泳、蛙泳均可)是优选,水的浮力能完全减轻关节负重,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还能避免运动中关节磨损;骑自行车(需调整好座椅高度,避免膝盖过度弯曲)也很合适,下肢运动时关节受力小,还能带动心肺功能;此外,太极拳、轻柔的拉伸操也不错,动作缓慢柔和,能活动关节、放松肌肉,又不会让身体过度劳累。

要坚决避开的高风险运动,多是“高冲击、高强度、易缺氧”的类型。比如快跑、跳跃、爬山、爬楼梯,这些运动中关节需承受身体重量的反复冲击,容易损伤软骨,还可能因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身体产生大量乳酸——乳酸会与尿酸竞争肾小管的排泄通道,导致尿酸排出减少,反而升高血尿酸,诱发急性发作;举重、拔河等力量型运动也不适合,肌肉过度用力时可能压迫关节,且缺氧状态下身体代谢紊乱,也可能刺激尿酸波动;另外,长时间的连续运动(如超过1小时的徒步)也需避免,过度疲劳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发作风险。

运动前后的细节,同样是“避风险”的关键。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比如先做5-10分钟的慢走、关节环绕(手腕、脚踝、膝盖),让肌肉和关节逐渐“苏醒”,避免突然运动导致的拉伤或关节刺激;运动后要及时拉伸,重点放松下肢、腰背部肌肉,帮助缓解紧张状态,减少运动后的酸痛感。

运动中还要注意补水,全程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茶水,既能补充出汗流失的水分,又能稀释尿液中的尿酸,帮助其排出;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运动——空腹运动可能引发低血糖,影响代谢;饭后1.5小时内运动则会干扰消化,建议饭后2小时再开始锻炼。运动后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出汗后,别马上吹空调、风扇,避免关节受凉——寒冷会导致关节血管收缩,影响尿酸排泄,可能诱发疼痛。

要提醒:运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即使在缓解期,也需按时服用降尿酸药物,不能因“运动了”就擅自停药;运动强度和时间要“循序渐进”,比如刚开始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周3次,适应后再慢慢增加,别追求“快速见效”而突然加大运动量;如果运动中出现关节酸胀、乏力,要立即停下来休息,别硬撑;有肾脏、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建议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痛风患者不用“谈运动色变”,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控好节奏与细节,就能让运动成为控尿酸、护关节的“好帮手”,既增强体质,又降低发作风险,让生活更有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重磅】秋冬防风湿病复发:保暖、饮食、作息,这 3 点要做到位【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下一篇: 【健康科普】痛风患者多喝水:水的挑选与饮用量别大意【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