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脑瘫患儿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小儿脑瘫康复后该怎么抱
时间:2022.08.09 11:17 作者: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时间:2022.08.09 11:17 作者: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简述脑瘫患儿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认识脑瘫患儿的常见并发症有助于使脑瘫患儿得到更加全面的治疗,有助于家长对患儿进行更好的护理。
其常见并发症有:
1、发育不良:
喂食与吞咽困难是造成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各种类型的脑性瘫痪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引起对全身与运动有关的骨骼肌的异常支配所致的,与咀嚼有关的肌肉都是骨骼肌,食管的上中段也有骨骼肌的分布,所以各种类型的脑性瘫痪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儿的咀嚼与吞咽,进而引起脑瘫患儿发育不良。
2、肥胖:
多见于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是因为张力偏低使患儿运动减少所致。
3、便秘:
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多伴有便秘,运动量少、腹壁松弛致使肠道蠕动减弱缓慢,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4、胃食管反流:
多由吞咽障碍与贲门发育不良所致。
5、流口水:
与咀嚼肌功能受损所致的吞咽障碍有关。
6、龋齿:
常见原因为吞咽困难导致食物残留及异常的咬合关系对牙齿的损害,但一些抗痉挛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龋齿的产生或加重。
7、肺部并发症:
常见的为肺炎、BPD(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细支气管炎/哮喘。肺炎与细支气管炎/哮喘多为呼吸肌功能障碍所致的呼吸功能受限引起的呼吸道自净能力下降所致。
小儿脑瘫康复后该怎么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脑瘫患儿的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脑瘫是一组中枢运动和中枢发育不良的持续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常伴有肌肉挛缩和脊柱畸形。脑瘫患儿不能单独坐着或行走,大部分时间由父母监护。为了保护和提高脑瘫儿童的健康,应缓解紧张,良好的抱姿对于抑制脑瘫儿童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可以纠正姿势异常,还能加强对头部、躯干等部位的控制,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应采取不同的体位。那么脑瘫儿童正确的抱姿是什么呢?
小儿脑瘫康复后应该怎么抱?您应该学会3种正确抱姿!
1、痉挛型抱姿
一只手拖着孩子的臀部,另一只手扶着肩膀和背部。将孩子的头竖直,让父母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或将孩子的头放在父母的肩膀上,并侧身抱着。
2、不随意运动型抱姿
儿童不由自主的运动增加,头部控制能力较差。在抱孩子时,要注意促进孩子头部的稳定。抱孩子之前,双手放在孩子身体中间,让孩子双腿并拢,臀部弯曲,尽量靠近自己胸部。做这个姿势后,把孩子抱在胸前或身体的一侧。然后将一个中等大小,易于握手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中,然后把孩子抱起来。
3、软瘫的抱姿
当脑瘫儿童的身体像“软面条”一样虚弱时,患儿头部和颈部就没有自控能力。抱孩子时,让孩子脸朝前,背靠在父母胸前。父母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臀部,然后另一个手绕着孩子的胸部,使孩子的头部和躯干尽可能的挺直,防止孩子以后出现后凸或脊柱侧凸,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另外,可以训练孩子平衡能力和正确的直立姿势。
总结:每位家长在抱着孩子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孩子肢体和情绪的变化,这可以促进孩子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和姿势异常的发生,父母是孩子好的治疗师。在康复护理当中,治疗师对儿童的训练时间是有限的,孩子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更多的取决于父母的陪伴,照顾患儿的生活,不分昼夜。父母参与儿童的康复护理,可以使儿童感到、自信、感兴趣,帮助孩子早日重返社会。
上一篇: 走出儿童脑瘫治疗的误区 什么原因导致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