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发病过程是怎么样的?如何判断是否已经严重了?
时间:2025.02.06 13:55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2.06 13:55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其发病过程及严重程度判断的相关内容:
初期:通常起病于儿童时期,一般在4-6岁左右较为常见。初期症状往往比较轻微且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偶尔的眨眼、皱眉、耸鼻、清嗓子等简单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这些症状可能间歇性出现,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以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或正常的身体反应。
进展期:随着病情发展,抽动症状会逐渐多样化和频繁化。运动性抽动可能会从简单的面部肌肉抽动扩展到头部、颈部、肩部甚至四肢和躯干的抽动,如点头、摇头、耸肩、扭腰、踢腿等。发声性抽动也会加重,从清嗓子、咳嗽声发展为更复杂的声音,如吸鼻声、哼哼声、犬吠声等,还可能出现重复性语言,比如重复自己或他人说过的话。这个阶段,抽动症状可能会在情绪紧张、焦虑、疲劳等因素的诱发下更加明显,而在睡眠或专注于某项活动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稳定期或加重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病情可能会进入相对稳定但持续存在症状的阶段,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在稳定期,抽动症状的类型和频率可能相对固定,但仍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若病情加重,抽动症状会更加严重和复杂,可能出现多种抽动同时发作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强迫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共病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的频率和强度:如果抽动症状频繁发作,如每分钟可能出现多次抽动,或者抽动的力度较大,对孩子的身体动作和发声产生明显影响,说明病情较为严重。
症状的复杂性:简单的抽动症状相对较轻,若出现多种复杂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同时存在,甚至伴有秽语等异常行为,通常意味着病情较重。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若抽动症已经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习,导致成绩明显下降,或者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使其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以及在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方面也受到较大阻碍,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共病情况:当抽动症合并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障碍时,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下一篇: 别再误会!孩子胖不一定是营养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