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眨眼、耸肩才是抽动症?重庆看抽动医生陈婷说:“这些细微症状可能被忽视了!”
时间:2025.03.23 15:40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3.23 15:40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导语:提到抽动症,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孩子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的画面。然而,抽动症的表现远不止这些明显的动作。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症状往往被家长忽视,导致孩子错过了干预时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抽动症症状,帮助家长更早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一、抽动症:不只是“大动作”抽动症,全称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动作或发声。虽然眨眼、耸肩、清嗓子等是抽动症的典型症状,但抽动症的表现形式远不止这些。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那些明显的、频繁的动作才是抽动症,却忽视了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不显眼,却同样可能是抽动症的信号。
二、容易被忽视的抽动症症状面部微小动作除了频繁眨眼,孩子可能会出现嘴角抽动、鼻子皱缩、眉毛抖动等细微的面部动作。这些动作往往短暂且不频繁,容易被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小习惯”。
手部或脚部的小动作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握拳、手指弹动、脚趾蜷缩等。这些动作通常不会引起注意,但如果频繁出现,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
轻微的喉咙发声除了明显的清嗓子或发出怪声,孩子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喉咙咕噜声、吸气声等。这些声音较小,容易被忽视。
腹部或躯干的抽动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腹部肌肉抽动、肩膀轻微抖动等。这些动作不像耸肩那样明显,但同样可能是抽动症的症状。
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抽动症不仅表现为身体动作,还可能伴随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些变化往往被误认为是孩子的性格问题,而非抽动症的表现。
三、为什么细微症状容易被忽视?症状不典型细微的抽动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孩子的“小动作”或“坏习惯”。
家长认知不足许多家长对抽动症的了解有限,认为只有明显的动作才是抽动症,忽视了细微症状。
症状的波动性抽动症的症状具有波动性,可能在某些时间段表现明显,而在其他时间段几乎消失。这种波动性让家长误以为症状不严重。
孩子的掩饰行为有些孩子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抽动症状,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面对陌生人时。这种行为让家长更难发现问题。
四、忽视细微症状的危害延误诊断和治疗细微症状被忽视,可能导致孩子错过干预时机,延误诊断和治疗。
症状加重如果抽动症得不到及时干预,症状可能会从轻微发展为严重,甚至演变为复杂的抽动秽语综合征。
心理影响长期的抽动症状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
五、家长如何发现细微症状?细心观察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尤其是那些不明显的、短暂的小动作。如果发现孩子有重复性的、不自主的动作或发声,应提高警惕。
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孩子提到自己无法控制某些动作或声音,家长应重视。
记录症状家长可以记录孩子出现症状的时间、频率和表现形式,以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有抽动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六、结语:细微之处见真章,早发现早干预抽动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限于那些明显的动作。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早发现、早干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