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2025年4月2日孤独症日:让我们走进儿童孤独症!

2025年4月2日孤独症日:让我们走进儿童孤独症!

时间:2025.04.02 16:52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如天上的星星般独自闪烁,沉浸在自己的宇宙中,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所患的疾病就是孤独症。2025年4月2日,第十八个孤独症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聚焦这一特殊群体,深入了解孤独症,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儿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据研究,孤独症的病因主要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好发于儿童,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患儿比例为2.3:1到6.5:1。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患儿突出的表现之一。他们往往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在与同龄人相处时,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不懂得社交规则,也无法根据社交场景和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难以建立友谊。例如,在幼儿园里,别的孩子都在愉快地互动玩耍,而孤独症患儿可能独自待在角落里,对周围的热闹充耳不闻。

语言发育障碍也是孤独症患儿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有的甚至到了三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即便能够说话,也可能存在语言理解能力受损、语言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异常等问题。他们可能会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说一些与当下情境不相关的内容。

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也是孤独症的典型特征。患儿可能对正常儿童热衷的玩具、游戏不感兴趣,却对一些非玩具性物品,如瓶盖、绳子等情有独钟,且可以长时间专注于这些物品。他们还常常固执地坚持日常活动的程序,一旦被改变就会焦虑不安甚至哭闹反抗。比如,每天必须走同一条路线上学,吃同样的饭菜等。

面对孤独症患儿,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早期、合理的教育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其结局。当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目前,孤独症的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和教育为主,旨在促进患儿的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矫正刻板行为和不良行为,让患儿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孤独症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孤独症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的投入;学校要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融合教育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与正常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普通民众要消除对孤独症群体的误解和歧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关爱。在今年孤独症日,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理解和支持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温暖与爱中不再孤独。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重庆任永平教授:孤独症早期难以诊断的原因剖析!

下一篇: 重庆任永平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看孤独症诊疗新趋势!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