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郭志超医生:小孩不开口≠内向!语言发育迟缓的 5 个早期信号,家长别忽视
时间:2025.04.15 09:50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4.15 09:50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家长都满心期待着孩子牙牙学语的那一刻,然而,有些小孩到了一定年龄却依然不开口说话。这时,部分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只是性格内向,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但事实上,这极有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下面为家长们详细介绍语言发育迟缓的5个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1.语言发展里程碑明显滞后
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有大致的时间节点,这些被称为语言发展里程碑。例如,正常情况下,宝宝在4-6个月时会开始咿呀发声,发出“啊”“哦”“咿”等简单音节;9-12个月时,可能会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像“爸爸”“妈妈”;18个月左右,词量大概能达到50个左右,并且开始尝试用两个词组成简单短语,如“妈妈抱”“宝宝吃”;2岁时,应该能使用200-300个词,说出一些简单完整的句子,比如“我要喝水”“我喜欢玩具”。
要是您的孩子在相应年龄阶段,远远达不到这些标准,比如1岁半还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2岁时词量极少,只能说寥寥几个单词,几乎不能组成短语,那就要警惕语言发育迟缓了。比如邻居家的小孩明明,2岁3个月了,除了偶尔无意识地喊“妈妈”,几乎不怎么开口说话,对大人的指令也常常没有反应,后来经检查,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
2.非语言沟通能力存在缺陷
正常孩子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会利用表情、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方式来与外界交流了。比如,6个月左右的宝宝,看到妈妈伸开双手,会知道是要抱抱,然后开心地张开双臂回应;1岁左右的孩子,想要某个东西时,会用手指向那个物品,同时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引起大人注意。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小孩很少用这些方式表达需求或想法,比如到了1岁多,想要东西时既不指也不发出声音,只是干着急,或者很少用丰富的表情来回应他人,眼神交流也很少,这也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信号。因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在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上也会受到影响。
3.词量匮乏且语法运用困难
与同龄人相比,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词量的积累上明显不足。正常3岁的孩子,能够说出身边常见的各种物品名称,像家具、衣物、食物等,并且能够使用形容词、动词来描述事物,比如“红色的苹果”“跑快快”。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到了3岁,可能只能说出几十个简单词,而且仅限于常用的那几个,像“爸爸”“妈妈”“要”“走”等,对于更丰富的词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同时,在语法运用上,他们也存在明显问题。正常孩子在2-3岁时,开始逐渐掌握简单的语法规则,能够用正确的语序表达句子。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到了4岁,还经常说出不符合语法的句子,如“我饼干吃”“车大大的有”等。
4.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严重失衡
有些小孩看似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比如家长说“把玩具捡起来”,孩子能够照做,说明其对语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然而,在表达自己想法时,却困难重重,只能用简单的单词或者模糊的声音来示意,无法用完整的语句描述自己的感受、需求或经历。这种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巨大差距,也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表现。
比如,当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正常孩子可能会兴高采烈地描述“我玩了滑梯,还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了”,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只会简单地说“玩”,甚至只是摇头表示不知道,无法进行更详细的表达。
5.社交互动中语言交流障碍突出
在日常的社交场景中,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表现得与正常孩子截然不同。在与小伙伴玩耍时,他们很难主动发起对话,通常只是默默跟在后面,很少参与到交谈中。当其他孩子主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可能反应迟钝,不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回答的内容与问题毫不相关。
例如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老师组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正常孩子会积极举手发言,讲得绘声绘色。但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会躲避老师的目光,即使被点名,也很难完整地说出自己周末做了什么,这对孩子的社交发展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加孤僻、自卑。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这些早期信号,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如儿童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康复科或者综合医院的儿科进行全面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听力检查、语言能力测试等手段,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导致迟缓的原因,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改善孩子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疏忽或者错误的认知,错过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