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郭志超:孩子突然频繁眨眼耸肩?这3个信号可能是抽动症,90%家长都忽略了!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郭志超:孩子突然频繁眨眼耸肩?这3个信号可能是抽动症,90%家长都忽略了!

时间:2025.06.27 09:23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孩子近总不自觉眨眼、耸肩,提醒了无数次也改不掉,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科门诊中,这样焦虑的提问每天都在上演。数据显示,约10%的儿童曾出现过抽动症状,但因家长误判为“坏习惯”而延误干预的比例高达90%。当孩子突然出现异常动作时,除了频繁眨眼耸肩,这3个关键信号更是抽动症的重要预警,千万别忽视!

信号一:刻板重复的异常动作

抽动症引发的眨眼耸肩与普通习惯动作有着本质区别。普通眨眼通常每分钟15-20次,而抽动症患儿眨眼频率可飙升至每分钟50次以上,甚至出现连续快速眨眼的情况;耸肩动作也会变得刻板、规律,每天发作数十次,且无法通过自我控制停止。例如,有家长反馈孩子写作业时,每隔几秒就会用力耸肩一次,即便休息或转移注意力,症状也难以缓解。这些不受控的重复动作,正是抽动症的典型特征。

信号二:发声性抽动伴随出现

除了肢体动作异常,发声性抽动也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关键信号。孩子可能会频繁清嗓子、吸鼻子,发出类似**“吭吭”“嗤嗤”的怪声,严重时甚至出现无意识重复词语或秽语**。这些声音并非孩子故意模仿或恶作剧,而是病症导致的不自主行为。比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突然不受控制地发出怪声,不仅影响学习,还可能遭受同伴异样眼光,加剧心理压力。

信号三:情绪波动与行为异常

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身体动作上,还会引发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由于无法控制抽动症状,孩子可能会变得自卑、焦虑,出现社交退缩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下滑;部分患儿还会伴随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或频繁惊醒。这些隐藏在抽动症状背后的心理变化,同样是判断病症的重要依据。

发现信号后,家长该怎么做?

当发现孩子出现上述信号时,家长需避免两大误区:强行制止可能加剧孩子紧张情绪,使症状恶化;盲目等待自愈则可能错过干预期。正确做法是:

详细记录症状:记录动作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长,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

营造轻松环境:避免指责批评,通过亲子游戏、户外运动等方式缓解孩子压力;

及时就医诊断: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儿科或儿童精神科,通过专业量表评估和神经系统检查确诊。

抽动症虽然复杂,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别让“以为是调皮”的误解耽误孩子健康,关注这3个关键信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重庆中医助长高周涛:中医推拿能帮助长高吗?

下一篇: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郭志超:孩子频繁眨眼、耸肩,以为是坏习惯?医生:可能是抽动症在报警!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