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郭志超: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挤眉弄眼?可能是这些因素在‘预警’
时间:2025.07.01 09:46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7.01 09:46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若发现孩子频繁挤眉弄眼,千万不可简单归为调皮。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下面就为你深度剖析背后的潜在因素。
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当他们看到身边人,如同学、动画角色做出挤眉弄眼的动作,出于好玩便会不自觉模仿。起初,这只是孩子觉得有趣的尝试,但久而久之,若未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习惯。比如,孩子迷上一部以夸张表情为特色的动画片,模仿其中角色的挤眉弄眼动作,慢慢养成习惯。这类习惯导致的挤眉弄眼,通常在孩子放松、注意力分散时更明显,在专注做事时会有所减少,且无其他伴随症状。
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是致使孩子挤眉弄眼的常见原因。细菌、病毒感染,或是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都会引发眼部炎症,让孩子感觉眼睛瘙痒、疼痛、有异物感。为缓解不适,孩子只能通过频繁挤眉弄眼来“自救”。例如,春秋季花粉飞扬,孩子接触花粉后患上过敏性结膜炎,眼睛又痒又难受,只能不断挤眉弄眼。
正常睫毛向外生长,而倒睫患者的睫毛逆向生长,直接刺激眼球,带来疼痛、流泪、异物感。孩子为减轻这种不适,就会频繁做出挤眉弄眼的动作。家长若发现孩子经常揉眼,需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倒睫问题。
如今,电子设备充斥孩子的生活。长时间玩游戏、刷视频,极易导致眼疲劳,出现干涩、酸胀等症状。孩子为缓解眼部疲劳,便会不自觉挤眉弄眼。像有些孩子一玩电子游戏就停不下来,连续玩几个小时后,挤眉弄眼的情况愈发频繁。
抽动症是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挤眉弄眼是抽动症常见的面部抽动症状,还可能伴有频繁眨眼、撅嘴、吸鼻子、清嗓子等动作,严重时会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如耸肩、甩手、扭腰等。抽动症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因素等。若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环境,如家庭争吵不断、学业压力过大,就可能诱发抽动症。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除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外,部分患儿也会出现挤眉弄眼、做鬼脸等行为。多动症患儿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影响对行为的控制,导致不受控的小动作频发。
学习压力、社交困扰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当孩子感到紧张、焦虑、压抑,又不知如何表达时,就可能通过挤眉弄眼来宣泄内心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排挤,心里难受却不敢说,回家后就开始频繁挤眉弄眼。
孩子频繁挤眉弄眼背后的原因多样且复杂。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此症状,应仔细观察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若情况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眼科、神经科等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营造轻松成长环境。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