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重庆小米熊余更生教授:生长激素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哪些项目?

重庆小米熊余更生教授:生长激素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哪些项目?

时间:2025.07.01 16:58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生长激素使用过程中,定期复查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通常需要复查的项目及具体说明:

一、生长发育指标监测

身高、体重测量

频率:每3个月复查1次。

意义:评估生长激素的疗效,计算生长速率(正常情况下,使用后身高年增长应≥5厘米)。若生长速率过慢,需排查是否存在剂量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其他病因。

性发育评估(针对青春期前儿童)

频率:每6-12个月复查1次。

意义:部分孩子使用生长激素后可能加速性发育进程,需通过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女孩)或睾丸容积、阴茎发育(男孩)等指标监测,避免因性早熟影响终身高。

二、内分泌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频率:开始治疗后每1-3个月复查,若指标稳定可延长至每3-6个月1次。

意义:生长激素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部分孩子会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如TSH升高),需及时补充甲状腺素。

血糖、胰岛素水平

频率:治疗前需检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治疗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需增加复查频率。

意义:生长激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长期使用需警惕高血糖或糖尿病风险。

生长激素抗体检测

频率:治疗3-6个月后首次检测,若抗体阳性需每6个月复查。

意义:少数孩子会产生生长激素抗体,可能降低药物疗效,需根据抗体滴度调整治疗方案。

三、安全性指标检查

肝功能(ALT、AST)、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频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1次。

意义: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若指标异常需排查其他疾病或调整剂量。

血常规

频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有贫血或感染症状需及时检测)。

意义:监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排除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异常。

四、骨骺闭合情况评估

骨龄检测(左手腕X线片)

频率:治疗前必须检测,治疗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

意义:随着治疗进展,骨骺可能逐渐闭合,当骨龄提示骨骺接近闭合(如女孩骨龄≥14岁、男孩≥16岁)时,需评估是否继续用药。

五、其他特殊情况检查

垂体MRI复查(针对初始因垂体疾病使用生长激素的孩子)

频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2年复查1次(若有肿瘤病史需缩短至每6-12个月)。

意义:排除垂体肿瘤复发或新发病变。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

频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3个月复查,稳定后每3-6个月1次。

意义:IGF-1是生长激素发挥作用的关键介质,其水平过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如关节肿痛、水肿),过低则提示剂量不足或耐药。

复查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调整频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治疗反应等调整复查间隔,家长切勿自行延长时间。

空腹采血:血糖、胰岛素、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等项目需空腹检测,建议复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水。

记录生长日记:复查时携带孩子的身高、体重记录(建议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以便医生更精准地评估疗效。

总之,定期复查是确保生长激素治疗安全有效的核心环节,家长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因漏查或延误检查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如关节疼痛、水肿、血糖异常等),需及时就医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 重庆严昌勇主任:孩子骨龄多少岁不适合打生长激素?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