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科陈勤华医生:真正的多动症孩子,日常表现是这样的!
时间:2025.07.30 15:2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7.30 15:2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这孩子怎么一刻都停不下来?”“为什么写作业这么拖拉?”“老师又反映他上课走神了...”
许多家长面对“坐不住”的孩子,内心充满困惑:这到底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儿童特征?真正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远不止“好动”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走进多动症孩子的真实生活。
“我家孩子看电视能专注一小时,怎么可能是多动症?”这是家长们常见的误解。事实上,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有其特殊性:
短暂集中:他们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能专注,但面对枯燥任务(如作业)时,专注时间远低于同龄人,甚至不超过5分钟
易受干扰:窗外的小鸟、同学的铅笔盒声响都能让他们分心,无关刺激随时“劫持”他们的注意力
丢三落四:文具、课本经常不见,作业抄漏题目,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大脑处理信息时遗漏了关键细节
“我试过盯着他写作业,不到三分钟就开始玩橡皮,半小时写不了五个字。”一位妈妈的无奈道出了这类孩子的日常困境。
多动症症状中容易被识别的就是活动过度,但这并非普通的好动:
无目的扭动:即使在餐椅上,也会不停晃腿、扭身体,手里总要摆弄点东西
难以安坐:课堂中突然离开座位,或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来回走动
不顾场合的跑跳:明明在室内,却忍不住奔跑攀爬,常因此受伤
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描述:“带他去银行办事,五分钟内绕着大厅跑了十几圈,我抓都抓不住,周围人都在看我们...”这种儿童多动表现与环境要求严重不符。
多动症孩子的冲动常被误解为“没家教”,实则是大脑行为控制能力发育滞后的表现:
抢答插话:老师问题没问完就脱口而出答案,频繁打断别人谈话
情绪爆发:小事引发激烈反应,可能突然尖叫或摔东西,但很快又平静如常
行为冒险:过马路不看车、攀爬危险高处,对后果缺乏预判
“排队时推搡同学,玩游戏必须玩,不然就大发脾气。”幼儿园老师的观察记录显示,这些孩子等待能力明显不足。
约80%的多动症儿童伴随特定学习障碍,表现在:
作业耗时过长:注意力分散导致效率低下,半小时任务拖到两小时
读写困难:跳行漏字、b/d不分、计算错误频发
执行功能弱:对多步骤任务(如“拿出本子翻到第X页做第Y题”)理解困难
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笨”或“懒”,其实孩子非常努力却难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半数患儿存在感知觉功能异常,常被家长忽略:
系鞋带、扣纽扣笨拙
不会跳绳、接球困难
左右分辨不清
写字歪扭出格
这些细微表现提示神经系统发育不协调,是多动症诊断的重要参考。
多动症孩子有个特殊现象:在陌生环境可能暂时克制行为,让家长怀疑老师“夸大其词”。而在需要持续自律的场合(如写作业、上课),症状明显加剧。
更特别的是“过度专注”现象——对感兴趣的游戏能持续数小时专注,但转换任务极度困难。这种选择性注意力异常是多动症的重要特征。
多动症儿童特征绝非简单的“活泼好动”。他们常被误解为不守规矩或懒惰,实则是大脑执行功能发育延迟导致的行为失控。如果孩子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上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且明显影响学习和社交,建议寻求专业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