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蓝长安:6-12岁学龄儿童抑郁早期表现:成绩下滑+拒绝集体活动!
时间:2025.08.08 10:0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08 10:0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大众认知中,6-12岁的学龄儿童本应是活力满满,每天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状态。但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可能被抑郁情绪笼罩,而且他们表达抑郁的方式和成人不同,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其中,成绩下滑和拒绝集体活动这两大表现,往往就是孩子抑郁的早期信号。
曾经成绩稳定的孩子,突然出现成绩大幅下滑,这是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多数家长一反应是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偷懒了,很少有人会把这和抑郁症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抑郁症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觑。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当孩子陷入抑郁情绪,大脑就像被一层迷雾笼罩,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如耳边风,刚听过就忘,更别提理解和吸收新知识了。写作业时,也会因为无法专注,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可能要花费数倍时间才能完成,错误率还极高。
此外,抑郁还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曾经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完成作业的孩子,患病后会觉得学习毫无意义,对学习任务敷衍了事。这并非他们主观上不想学好,而是抑郁导致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让他们难以提起劲头。
比如,10岁的小明,原本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可这学期开始,成绩直线下降,作业错误百出,上课还总是走神。老师多次和家长沟通,家长也以为是孩子玩心太重,对他严厉批评。但小明的成绩依旧没有起色,反而变得沉默寡言。后来,在心理医生的诊断下,才发现小明患上了轻度抑郁症,成绩下滑正是抑郁情绪的外在表现。
6-12岁的孩子正处于渴望社交、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年纪。正常情况下,他们会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课间也会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如果孩子突然对集体活动表现出强烈抵触,那就需要警惕了。
患上抑郁症的孩子,内心会充满自卑和不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担心在集体活动中被嘲笑、被排斥。于是,他们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原本热衷于参加学校运动会、文艺表演的孩子,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哪怕是周末和小伙伴们的聚会,也一概拒绝,只想一个人待着。
8岁的小花,曾经是班级里的“开心果”,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参加活动。她却总是拒绝同学们的邀请,放学后也总是一个人默默回家。妈妈发现小花的变化后,起初以为她和同学闹矛盾了,可询问后小花却什么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妈妈发现小花不仅回避同学,对家人也变得冷淡,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花去看心理医生,终确诊为抑郁症。
情绪异常:孩子经常情绪低落,无故哭泣,或者变得烦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而且这种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比如连续两周以上。
睡眠和饮食问题:晚上入睡困难、频繁夜醒,或者白天嗜睡;吃饭时挑食、拒食,或者暴饮暴食,体重在短时间内有明显变化。
身体莫名不适:孩子频繁诉说头痛、肚子疼,但去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很可能是心理压力导致的身体症状。
自我评价降低:孩子总是贬低自己,说自己笨、没用,对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满意,即使取得成绩也觉得是运气好。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更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是“不懂事”“闹脾气”。应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心理机构或医院精神科进行评估和诊断。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儿童抑郁症的治疗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孩子尽快走出抑郁的阴霾,重新找回快乐和自信。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