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拉、上课走神?重庆儿科陈婷医生指出这可能是多动症的信号!
时间:2025.08.20 11:43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0 11:43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儿科陈婷医生在日常门诊中,经常遇到焦虑的家长咨询:"医生,我家孩子上课总是分心,写作业不到5分钟就动来动去,这是不是多动症?"
事实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并不全是通常所说的"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与普通的孩子调皮好动有本质区别:好动孩子能根据场合调整行为,而多动症孩子则不分场合地难以自控。
很多家长认为多动症就是孩子动个不停,这个认知并不全面。多动症实际上分为三种亚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
有趣的是,注意缺陷型多动症并没有明显活动过多表现,有些看上去甚至很安静,但容易走神,做事拖拉,粗心马虎。
让家长困惑的是:“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很专注,为什么学习就不行?”这其实是因为多动症患儿的注意缺陷主要是“主动注意缺陷”。
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属于“被动注意”——是屏幕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不能说明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
患儿难以持续专注完成任务,易受外界干扰分心。表现为听指令不完整、作业拖拉、频繁丢三落四,甚至忽略日常安全细节。
不分场合的过度肢体活动是典型特征。如上课时离座奔跑、手脚不停摆动。这种无目的性动作与普通孩子的好动不同。
患儿常未经思考即行动。表现为插话抢答、排队困难、危险攀爬等。这种抑制控制能力缺陷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变异有关。
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因注意力分散导致信息接收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读写错误率高、答题漏题、知识点记忆碎片化。
易因小事爆发激烈情绪反应,如突然哭闹或攻击行为。这与杏仁核情绪调控异常相关。
多动症的病因较为复杂,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含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发育损害或延迟、家庭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中枢神经递质活动异常)、脑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参与其中。
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现?(超过6项建议专业评估)
[]经常打断别人说话[]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任务[]组织能力差[]一件事没做完就换另一件[]经常丢失学习用品[]容易受外界干扰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且影响学习和社交,建议到儿童神经科、发育行为科或心理科评估。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里物品摆放整齐,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充足睡眠(9-11小时),合理饮食,避免过多糖分摄入。
将作业分成小段完成,逐步延长专注时间8。使用计时器分段完成任务,及时具体的表扬。
每天保证1小时以上中高强度运动。跑步、跳绳、球类等运动能提高专注力。感统训练:平衡木、攀爬等游戏可改善感觉统合能力,减少多动倾向。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降低注意力。建议每天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前儿童更少)。
避免过度批评:频繁指责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加重注意力问题。
不要急于求成:注意力的提升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应保持积极心态。
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也要注意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多动症并非“不治之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同时寻求专业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